
尽管今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和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上,一直没有定论。6月25日晚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 在《规则》中,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3个不同的技术阶段。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和二甲醚汽车被列入起步期;以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为动力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商用车和纯电动汽车,属于发展期;使用铅酸蓄电池和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则列为成熟期。起步期产
在中国光电技术发展中心、《浙商》杂志社、浙江省能源研究所联合主办,浙商理事会承办的2009太阳能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 中国光伏产业为什么受挫最大 《浙商》:赵主任,在这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赵玉文:金融风暴使市场和产业运转减速,我国光伏产业遭受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尤其严重。此次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来说,中国是受挫最为严重的国家,比日本、欧洲都要严重。欧洲、日本和美国
日前,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风电装备行业发展迅速,整体趋于过热状态,这种形势下,企业有必要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转向提高装备产品的质量,成为引导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必须。 备受瞩目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目前已报送国务院,业内人士预期将很快面世。在风电总装机容量上,原来《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风电发展目标是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调整后的风电装机容量指标可能达到1亿-1.5亿千瓦。
光伏发电若成为主流,远期靠成本降低,近期靠政策支持,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是近期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记者昨日获悉,在下月即将公布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中,或将2020年的光伏安装量规划由此前的1.6G W (十亿瓦)增加到20G W,是原规划的12.5倍,风能、核能装机量目标是目前的5倍和2倍,太阳能成为三个新能源未来扩容之最。 产业与市场倒挂 中国的光伏业呈现明显的“产业与市场倒挂”趋势。产能方面,两年前就超过欧洲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光伏产业产值为150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
从7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将开始和普通汽车一样实施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信部上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对新能源汽车分类及管理方式及准入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 《规则》所称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等各类别产品。 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
加快推进光伏发电既是发展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最近,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制订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开展项目推广示范;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对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给予投资补贴等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光伏发电企业竞争力,促进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推进我省光伏发电提出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前正在着手制定“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补贴标准细则,据了解,补贴对象将更侧重于对今后大规模推广有示范意义的项目。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有关人士处获悉上述信息。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后,各省纷纷上报自己的光伏屋顶项目。据了解,目前上报的项目大大超出了此前有关部门的预计,为了更好地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使补贴用于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为今后的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进一步制定补贴标准。 3月2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杭州市长蔡奇昨日调研太阳能光伏产业时强调,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把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杭州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打造“天堂硅谷”的重要部分,大力实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从政策、服务等多方面积极推动,力争在2008年基础上三年翻一番、五年上水平,把杭州建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低碳城市。 上午,蔡奇和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洪航勇,市政府秘书长许小富等一起,实地考察了绿华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万向太阳能有限公司、上方能源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喜瑞能源技术(杭州)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2日在北京就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当前形势下,不仅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催生新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和建立新型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突破口。要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的超越和产业上的跨越。
全世界都已经行动起来,没有人会怀疑――“第四次”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当华尔街破灭的金融工具链,证明了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目前全球现存的产业已经不能通过内生的创造性增长来实现财富,实体经济也已经不能再创造大量财富来填泛滥化的货币时,整个全球经济运转的核心再次回到了――“技术创新”,这个在繁荣时期常常被遗忘,而危机之中最后被拾起的动力。 耐人寻味的是,并非高企的石油价格诱发了人类去寻找“替代矿物”能源,而是金融危机全面引爆了本轮“能源”变革。 全球经济领头羊的美国将经济复苏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