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 为引导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健康发展,防止风电设备产能盲目扩张,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特制定本准入标准。 本准入标准适用于生产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风电机组)的风电设备企业。 一、生产企业的设立 (一)风电机组生产企业设立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规划,项目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 (二)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该法规定乘用车车船税按排气量划分为七档征收,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 车船税法规定,1.0升(含)以下的乘用车年基准税额为60元至360元;1.0升以上至1.6升(含)的年基准税额为300元至540元;1.6升以上至2.0升(含)的年基准税额为360元至660元;2.0升以上至2.5升(含)的年基准税额为660元至1200元;2.8升以上至3.0升(含)的年基准税额为1200元至2400元;3.0
中国已经明确“十二五”期间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包括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技术将得到政府的支持。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能源处处长陈硕翼1月12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陈硕翼表示,“十二五”期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政府将重点支持太阳能、风电、生物质、海洋能、地热能等5个领域的8个技术方向。 太阳能方面,科技部将重点支持以硅基、镝化镉等薄膜电池制备为代表的低成本薄膜和新型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近日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显示,全国风电及光伏发电在建规模为1610.65万千瓦,占全国在建发电装机容量比重为8.66%左右。截至2010年6月底,华北区域拥有风电并网容量最多,为850.79万千瓦,占全国风电并网容量的38.67%;东北区域其次,华中区域最少。 此前,业内有1/3风电机组闲置的说法。电监会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已并网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受电网安全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未能上网的电量。2010年1~6月,风电未收购电量为27.76亿千瓦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衡道庆 本报两会报道组综合各民主党派关于产业发展方面的提案发现,新能源与现代农业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有关提案建议,应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在现代农业方面,有关提案建议,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18.64 -0.53%]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民建中央在《关于降低新能源成本和推进节能降耗的提案》中提出,要设法破解新能源高成本问题。为此,应加快技术创新来化解高成本,发挥规模经济
世界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国家能源局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内蒙古、甘肃、新疆及东北地区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同时也将加快海上风电开发。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我国风电开发已经逐渐由陆上风电转向海陆风电双重发展,东部沿海的风电发展将成今年风电发展的新增长点。 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的甘肃、河北、吉林、蒙东、蒙西、江苏沿海要基本建成。2011年,我国将陆续开工建设甘肃酒泉二期500万千瓦、新疆哈密200万千瓦、内蒙古开鲁200万千瓦、吉林
近日,记者获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进入部委会签阶段,会签完将上报国务院批准,有望于3月全国“两会”之后正式出台实施。据悉,最终版本的《规划》明确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国家将继续执行相关补贴政策,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未来将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品示范运营。《规划》将成为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新能源汽车地位更加凸
中广网天津2月24日消息(记者王嘉军 石峤)天津市滨海新区出台《关于鼓励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办法》。新区鼓励辖区单位和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发展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其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热泵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项目,最高补助可达200万元。 今后,滨海新区对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所发电力用于生产、照明等方面的项目,将按项目投资额30%给予财政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对利用风力发电的项目,按照项目年上网发电量综合考虑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20
无论对于地方还是国家而言,一年一度的两会都是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大事件”,它不仅定调经济发展路线,明确产业导向,还将对民生、社会产生重大影响。1月以来,各省区市两会陆续召开目前逐渐落下帷幕。在地方两会上,新兴产业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并被反映在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中。可以预见,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备受瞩目的重头戏。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权威专家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两会”之前关于新兴产业暂时不会再出新政策,但“两会”期间及之后有望再迎来支持政策密集发布期。2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一系列高科技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加之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落伍、不掉队,甚至拔得头筹?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