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逐渐认识到输变电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大型电力装备制造实力和产能快速提升,在诸多领域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峡输变电工程、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特高压输电工程等都表明了我国对输变电制造业重视的标志。2005年,我国自主建设、自主设计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投产,90%的设备都是国产产品,促进了中低端设备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而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更是增加了国产电力装备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尽管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许多新能源设备还是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需求非常有限,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随着近期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及欧债危机的蔓延,许多传统需求大国大幅削减新能源补贴,市场急速萎缩,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同时,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压力日趋加大、产能过剩风险日益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减少对外需的依赖、加速启动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
以“经济转型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论坛,并从技术路线等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他强调,正确选择技术路线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要一以贯之,长期坚持。 万钢表示,实践表明,正确选择技术路线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如今,以新“三纵(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三横(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技术和检测、标准、示范三大技术平台为核心的“十二
“熊猫”N-MWT N型MWT单晶硅高效电池项目是英利集团与欧洲著名太阳能光伏电池研究机构——荷兰国家能源研究中心(ECN)及全球领先的光伏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供应商阿姆泰克(Amtech)公司进行的联合研发项目。填补了国内N型电池技术的空白。之所以将该技术命名为“熊猫”,一个原因就是熊猫的英文单词“PANDA”中具有从“P”到“N”的变化。 “熊猫”电池拥有丰富的技术元素。是N型双面电池技术和MWT金属缠绕式(Metallisation Wrap-Through,简称MWT)电池技术的集成。
中德总理结束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后,两国政府部门及企业签署涉及航空、汽车等多个领域共18个合作协议,包括《空客中国总装线二期框架协议》、《工银租赁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A320系列飞机采购协议》,订购数量50架涉及合同金额大约35亿美元。中国与德国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光伏产业的有关问题,避免反倾销,进而加强合作,这是解决贸易争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世界也会起到示范作用。 中德两国光伏行业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关系。2011年,中国从德国进口了7.64亿美元
德国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国对中出口额在过去六年内增加两倍,2011年达到650亿欧元。 中国方面曾经暗示,如果太阳能电池板案继续追究下去的话,中国将报复打击欧洲葡萄酒业以及德国的多晶硅出口,而多晶硅是光伏电池的基本原料。德国政府因此担心,如政府伸出援手帮助该国困难重重的太阳能设备行业(其受国内问题的影响一点也不比受所谓产品倾销的影响小),可能会伤害到德国其他发展更为健康的行业。 “[默克尔]希望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不会为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公司牺牲这些关系,”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表示。
作为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储能产业正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的热点之一,也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计划2020年将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重要任务,这在我国尚属首次。政府是让鼓励新能源发展、改善能源消耗和使用效率成为同样重要的能源政策。6月1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上指出:“储能科学与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意义重大。” “预
由于身陷环球太阳能基金(GSF)的反担保案件,尚德电力(Suntech Power Holdings,NYSE:STP)仅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初步的财务业绩。该公司表示,光伏产品出货量比上一季度提高了约33%,超过了20%的目标。报道称收入为4.71亿美元,增长了15%,然而公司却公布毛利率为负增长10%,主要是由于7600万美元的现金存货供应。 尚德称93%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组件销售,另外7%来源于光伏系统、电池、硅片及生产设备。 新任首席执行官金纬称:“在第二季度,欧洲市场需求量增大推
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贸易摩擦,避免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达成一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发表谈话表示,中德双方应大力推动双方业界通过协商、合作,妥善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中方也敦促欧盟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切实履行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关于不采取新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不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沈丹阳指出,在当前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下,那种不顾后果,一意孤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做法,无益于贸易摩擦的解决,只会导
储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支撑技术,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智能电网的建设,而面临巨大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储能企业如何抓住电网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储能电站建设发展遇到哪些瓶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索英电气”)董事长、总经理王仕城。 记者:正是由于储能在调节新能源并网发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业界对新能源并网储能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储能电站建设面临着哪些发展瓶颈?储能企业采取哪些措施打破这种瓶颈? 王仕城:储能电站的投资收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