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江苏如东外滩,海风劲吹。随着20台金风科技2 .5兆瓦风电机组的并网运行,我国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龙源江苏如东15万千瓦海上示范风电场(简称如东示范风电场)全部建成投产。 出席投产仪式的龙源电力公司董秘、新闻发言人贾楠松称,龙源已从技术、施工等多个方面为我国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做好了准备。 据贾楠松介绍,从小规模试验到中规模示范,再到大规模开发,这是我国确立的海上风电发展路线图。如果说2010年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和龙源江苏如东32兆瓦海上(潮间带)试验风电场项目的竣工投产标志着“小规
——破解西门子改良法出现的当前多晶硅生产困境 当前,我国主要以改良西门子法进行多晶硅生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到国际市场竞争和环保要求的双重压力,已经全显劣势,难以支撑,许多企业已经倒闭。 几年来,以高起点高投入上规模进行所谓技改的诸多企业,为何事与愿违,高起点变成新的更难逾越的障碍,高投入难见回报,上规模所得的却是巨额亏损、已无力立足市场的效益?应引起深刻反思,不能不探求新的出路。 以下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应该有助于打开禁锢了我国多晶硅产业,致使当前陷入困境的魔咒,也许能够挽狂澜于既倒,以较

2厘、4厘,现在是8厘,中国对每度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正节节攀升。但这笔用来补贴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金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入不敷出,缺口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缺口为13亿,2010年缺口20亿,到2011年缺口已达100多亿。截至目前无法落实的新能源补贴估计应该有一百三四十亿,2012年光伏发电补贴的资金缺口应该在五六十亿。如此,即使不算生物质能发电补贴,全国尚有200亿左右的新能源补贴资金缺口。 百亿漏洞 对普通用
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美国阿肯色大学民用工程学系教授潘内尔・瑟瓦姆和他的博士研究生马特・斯塔赛尔成功开发出一种太阳能存储系统,可替代目前聚焦型太阳能发电厂使用的储能系统。采用这种新开发的储能系统将会大幅增加年发电量,同时大幅降低发电成本。 太阳能发电是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并通过热力循环过程进行发电。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传热工质主要采用熔盐、导热油和石头填料等。上述材料作为传热工质在传递太阳电池板所采集的热量时损失较少,但其成本昂贵,且易对热能存储罐造成损伤。尤其是以石头填料作

政策拟推光伏界抱团“远航”非洲 中国商务部正在拟定政策,推动中国光伏企业远赴非洲40多个国家开发光伏发电市场。另悉,中央财政未来3年内将拿出2亿元用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主要帮助非洲国家开展节能减排产品推广与能力建设方面合作。 这是中国证券报记者从11月22日召开的“2012年全球光伏产业领袖峰会——非洲专场”上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在欧美“双反”阻击中国光伏企业“出海”征程的当下,这一消息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一丝暖风。 非洲所占份额不到1% 根据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截至2011年底
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因其更安全可靠、寿命更长、与建筑更好结合以及更舒适等特性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在北京参加国际住宅博览会的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主任、广东五星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良指出:“国内太阳能光热行业应当升级,平板太阳能由于技术成熟、承压性强、便于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以及解决了真空管的短处,必将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平板太阳能的新商机已然出现。” 记者了解到,中国是太阳能热水器第一大生产国,也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助推新能源发展。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甘肃建成并网风电场42座,装机规模达570.16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28.5万千瓦。根据《甘肃省“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预计到2015年底,甘肃省风电装机将达到17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600万千瓦以上。
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需要能源,其中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体中,是能源进入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形式。这种能量是以生物质为载体储存的能量,统称为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长期以来,人类已经习惯于使用用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并为这些燃料的使用开发了许多设备。在现代科技水平条件下,可再生的植物材料也可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燃料形式,可保证在不打破常规使用方式的情况下利用生物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常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正式发布2012年气候变化绿皮书。绿皮书指出,未来的投资热点将会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聚光太阳能(CPV)以及聚光光热发电。中国太阳能资源总量大,未来开发潜力大,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聚光太阳能(CPV)以及聚光光热发电成为投资热点。 《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中国太阳能资源调查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获得的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尚停留在资源总量上。2010年中国气象局完成的全国太阳能资源评估表明,中国的总辐射年总量自西北到东南呈先增加再减少然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