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一年里,移动设备爆发式增长,智能电话等设备的配置从年初的单核1.0G主频发展到双核,直到现在的4核,而电话屏幕也有诺基亚时代的2.0寸发展到现在5.5寸。但在这些硬件“火拼”的时候,电池技术未能得到相应的进步,电池续航能力也成为各大厂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太阳能领域也是,虽然目前在全球来说整个行业陷入了低潮期,但研发转换效率高的太阳能板也是推广关键,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出现的电池进展。 提升20%碳活性研究员发现钴酸锂完美的替代材料 目前锂电池都采用钴酸锂(LiCoO2)
新华社长沙12月16日电(记者 苏晓洲)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15日宣布,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适用于风速低于每秒7米的2兆瓦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这一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问世,将“激活”中国中部和东南部风能资源。 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朱剑飞介绍,科研人员经过技术攻关,采用新型齿轮传动、轻量化、高绝缘等级、低开路电压等技术,设计并生产出了一台功率达2兆瓦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这种装备能在不足每秒7米的低风速下运转并发电,将被首先应用于湖南境内的渌口风场并开始批量生产。 中国南车株洲电
日前,2012年第八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太阳能光热龙头企业日出东方(603366,股吧)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新建获得“2012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荣誉称号,同时,日出东方荣获“2012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荣誉称号。 可以获此殊荣,是日出东方及其董事长徐新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坚持履行的结果。“员工是企业成长的基石,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和奋斗。为此,日出东方将"感恩"作为企业核心文化之一,对大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始终不离不弃。”日出东方董事长徐新建说。

2年前,风电、太阳能、核电,并称为三大清洁新能源,相关股票成为市场最为炙手可热的品种。2年后的今天,太阳能集体陨落、风电遭遇 输送瓶颈、核电则因为福岛事件饱受质疑。从当初的系列产业政策扶持,到行业集体陷入困局,被迫政府出面救助,新能源究竟怎么了? 在产业资本逐步退出风电、太阳能两大领域的同时,处于冰冻期的核电似乎有了复苏迹象。如今,中国核电启动IPO程序会,能否带来又一轮核能投资热潮尚需观察,希望核电投资不会重蹈太阳能的覆辙。 11月17日,沉寂一年有余的福建福清核电和广东阳江核电工地骤
迟迟没有落地的补贴细则,让有意投资光伏发电站的企业们对光伏发电站的大蛋糕望而却步。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上周透露,对光伏发电站的补贴已经纳入到财政部,将“缺多少补多少”,但大部分企业对此却依然将信将疑。未来能够主导市场整合的,或将是负担轻、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大企业。 补贴欠账难还 光伏发电站或将迎来春天。 王斯成上周透露,困扰光伏发电站的补贴问题有望在近期解决,国家财政部将利用“可再生能源专项补贴基金”,对光伏发电站拖欠的补贴进行清算,将“缺多少补多少”。 之前,可
某非能源研究机构NearZero表示:光伏组件价格从长期趋势来讲,将会继续下降。但是价格长期下降,需要坚持保持研发,比如对制作光伏组件材料进行研发。 为了了解一下未来太阳能的价格、行业的瓶颈以及挑战,NearZero对行业、大学以及进行了大量正式调查。这样的调查是一种办法来收集行业专家对调查话题看法。调查结果反映出了这群人对于太阳能应该如何发展的集体智慧,并且帮助定义一下未来行业不确定性的范围。 调查询问了专家对于光伏组件以及BOS系统的价格预期。调查还询问了专家对于未来太阳能发电安装量的预
临近2012年底,中国光伏产业接连遭遇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在贸易“大棒”的裹挟下,中国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走出去”的大门几乎被关闭,中国新能源产业再陷困局。 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十年来迅猛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在近日的2012年电力企业高峰会上说,中国风电装机累计增长118倍,年均增长超过60%;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增长67倍,年均增长超过50%,风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据了解,经过了两年时间的调整,中国风电产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减少。 权
天合光能是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产品一体化制造商,今天公布其光伏组件获得领先的认证机构的盐雾、喷砂和电势诱发衰减测试。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布了《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以下简称《名单》),总共包含25个项目,涉及纯电动车、插电式电动车、燃料电池车、以及动力电池几大项目,比亚迪、江淮汽车、东风汽车、北汽股份等国内自主品牌均获得指出项目。 据《名单》中内容,在涉及乘用车中项目,包括江淮第五代纯电动轿车平台技术开发项目、东风小型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北京牌全新平台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基于帝豪EC7的全新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长安C206纯电动汽车技术开发项目、比亚迪

由取向碳纳米管材料制成的可同时实现光电转换和储能的太阳能电池 取向碳纳米管材料示意图 不知你是否想过,有一天我们的衣服、帽子、箱包都能“自我发电”,给手机随时充电;占地面积庞大的发电站将成历史,未来只需要一个桌子大小的机器就能发电?复旦大学研究人员最近成功研制出的取向碳纳米管纤维,向研发完全纤维状的能源系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使人类随时随地高效使用太阳能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课题组新研制出的这种新型、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