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会常务理事单位晶澳科技与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签署研发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光伏联合研发实验室,并在光伏电池组件技术、先进材料、碳减排技术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 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广彬表示,新南威尔士大学拥有世界领先的科研和人才优势,特别是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卓越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本次合作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Nicholas Fisk教授表示,新南威尔士大学与晶澳科技长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在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和运营。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据刘苏社介绍,去年以来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的17条政策措施,推动解决民营企业的问题诉求,建立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也向社会公开推介重大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等,大力营造民间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显示,截至2月29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共计1612个,

近日,我会理事单位禾迈与荷兰光伏行业顶级分销商VDH Solar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并推动荷兰及欧洲光伏市场发展。 左一为禾迈副总经理容岗;右一为VDH Solar CEO Jurgen Hoogeveen 据了解,VDH Solar是荷兰最知名、规模最大的太阳能产品分销商之一,跻身当地前五大光伏分销商之列,拥有广泛的营销网络、对当地市场的独特见解,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光伏产品和优质解决方案。这也使得VDH Solar成为禾迈的理想合作伙伴。

3月21日,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 新华社记者 王帆 摄 不同于传统列车依靠化石能源或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这次成功达速运行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试验数据显示,列车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为5千瓦时,满足车辆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

3月21日,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车成

近日,我会副会长单位友巨新能源旗下慕远德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399.5KWp屋顶BIPV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铁山路,建筑面积33949.39平方米,用地面积70055.8平方米,使用4700块透光的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利用立林集团旗下的中林机械有限公司两栋新建钢结构屋面积建设屋顶BIPV光伏电站。立林是专业的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设备及服务提供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光伏项目的建成,将为立林集团企业实现“

日前,我会常务理事单位爱旭股份(600732.SH)宣布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拟投资60亿元在滁州建设一期15GW N型TOPCon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这标志着爱旭电池业务将正式由PERC升级迭代为TOPCon,随着下半年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将以高效率高品质的TOPCon电池,满足客户对于N型电池产品的需求。 据介绍,N型电池以其转换效率高、光衰低、温度系数低、双面率高等优势,正逐步替代P型PERC电池,2024年市占率预计将达70%。作为深受光伏电池市场认可的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消息,四川将加快推进“绿电自给”工程,在36条高速公路布设分布式光伏设施,并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20%的比例同步配建储能系统。 高速公路“绿电自给”工程是指在不降低高速公路既有使用性能和安全水平前提下,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土地和屋面资源,因地制宜布设太阳能光伏组件、储能和并网线路等设施,实现光伏项目日间发电量与隧道、服务区日间用电量平衡。 根据规划,四川将在雅西、泸黄、西攀等21条运营高速公路规划光伏装机规模47兆瓦,年发电量6万兆瓦时;在沿江高速公路宜金段、

到2025年,四川将初步建成高速公路清洁能源供给体系,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20兆瓦,年发电量超15万兆瓦时,减少碳排放量超10万吨,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项目日间发电量与其沿线隧道、服务区日间用电量平衡。

近日,人民日头版以《深耕绿色赛道 创新引领发展》为题,报道了我会会长单位隆基绿能。据报道称,隆基绿能近10年已累计生产光伏产品超205吉瓦,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表示,隆基绿能为世界提供绿色能源,也致力于推动能源生产过程“更加绿色”,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以下为报道原文 深耕绿色赛道 创新引领发展 本报记者 张 铁 高 炳《 人民日报 》 ( 2024年03月17日 第 01 版) 步入位于陕西西安市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展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