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水热反应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作为化工原料或为汽车提供燃料;也可将工厂废水中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转化成低级脂肪酸、煤炭等资源。这个想法听起来就让人十分向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计划”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碳资源循环技术研究所所长金放鸣正在努力将这些设想转变为现实。 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 “我的解决思路是让人们生产、生活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循环起来,把它转化成人们可利用的资源。”金放鸣对《科学时报》记者说:“二氧化碳一直被视为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罪
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料源冶金级硅(MetallurgicalSilicon)近期传出重大突破,业界直指其已可成为独当一面的主要料源,冶金级硅在长成晶棒后可用度约达六至七成,做成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约达15%,已相当接近既有太阳能电池产品多晶及单晶硅。 台系太阳能硅晶圆大厂透露,近期取得外商来料代工客户委托,进行一批约1吨冶金级硅长晶代工,采用冶金级硅长晶每单位约可产出3~4个长晶棒,去掉头尾部分,可利用部分约占原料源六至七成,且在外商电池厂进行加工制作后,转换效率已可达到15%,相较于目前太阳能电池
造价过高市场前景仍难预测 中国广播网上海5月5日消息 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汽车市场上具有战略性意义,即使得不到丰厚的利润回报,各汽车厂商也都全情投入,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太高,市场前景还很难预料。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64批)》2008年第29号公告中,赫然出现了7款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其中包括一汽集团混合动力轿车、上海通用别克混合动力轿车、上海大众帕萨特燃料电池轿车、北汽福田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一汽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重庆长安的混合动力客车和东风汽车混合动力
据中国科技信息网报道,波音公司子公司Spectrolab有限公司科学家在最近发表的太阳能电池制造研究论文中称,他们研制出的太阳能电池超越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效率限制,40%效率是所有光电设备所能获得的最高效率。 他们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最近一期的《应用物理学通讯》杂志上。 当今最常用的太阳能电池,比如为家庭和建筑提供辅助电力的太阳能电池,都是独靠太阳的单结硅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只能利用太阳自然产生的光亮度,且其最佳效率限定于一个相对狭窄的光子能量范围中。
近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科学院电工所——西班牙英莎集团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简称“中西太阳能热发电联合中心”,英文缩写“CCASA”)成立签字仪式,电工所肖立业所长与西班牙英莎集团公司董事长毛庆先生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同时还签署了委托电工所利用中国的技术在西班牙建立1MW塔式热发电站的工程管理总承包(PMC)的合同。 中西太阳能热发电联合中心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在西班牙建立1MW高参数的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利用该研发平台,电工所将在目前世界上热发电技术最先进国家西班牙建立太阳能热发电研究的分支
4月15日举行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战略研讨会上传来消息,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国将积极推进该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据介绍,这项由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实施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我国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发展而制定的一个全局性规划。这项计划力图通过加强与扩大国际间广泛技术合作,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解决目前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关键和迫切问题,增强我国可再生能源与新
我省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了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推动我省建筑利用太阳能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西宁新城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为重点,全面推广建筑利用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这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建设厅要求,建筑利用太阳能工作要立足于我省太阳能资源优势,以太阳能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成熟、先进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加快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与太阳能产业发展。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公共建筑、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以及涉及政府投资或政府给予政策
记者从近日在永胜县召开的2008年度全省膏桐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获悉,我省膏桐资源面积已达125.5万亩,位居全国首位。 为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生产量与所需总量之间的矛盾,我省切实开展了开源节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可替代再生的高品位能源工作。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我省培育生物柴油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出了大力发展膏桐产业的决定。2006年,我省投资5441.8万元,实施了32.43万亩膏桐能源林和生物防火带建设项目。去年,又实施了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41亿元,完成膏桐
“江苏省风力发电‘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世界银行项目管理办公室和江苏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评审专家们认为,该项目研究报告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基本思路,符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对江苏省“十一五”后两年风电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江苏省风能资源丰富,发展风电是缓解江苏省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环境污染的战略保证。由河海大学节能评估中心主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袁越教授主持的该项目,在分析江苏省风电发展现状与风资源、风电产业等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风电发展
新材料、新能源是如皋市十一五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玻璃纤维、玻璃钢建筑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及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薄膜等电子新材料,并与机械、造船、电子、纺织等产业链接配套,同时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合成材料及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新能源重点发展光伏新能源、太阳能综合利用。如皋经济开发区、如城镇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新型玻纤、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薄膜、高纯铝材、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多种材料产业,江苏九鼎、南天薄膜、泰尔特新型铝材已具有相当规模。如皋科技创业园(高新技术园)光伏新能源产业园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