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总投资1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片项目在涟水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今年落户淮安的最大一笔外资项目。 该项目由香港中煤国际投资集团公司投资,注册资本3550万美元,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片。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片3000万片,年销售20亿元、利税3亿元。
【日经BP社报道】据美国NanoMarkets预测,薄膜太阳能电池2015年的发电量将达到26GW,销售额将超过200亿美元。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各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普及,以及比目前主流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成本低、易弯曲、易制造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亮相。该公司预计2015年前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薄膜太阳能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成本低、重量轻以及可在柔性底板上制造,在住宅领域越来越受到欢迎。预计住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2015年前将增长到23亿美元。 从种类来看,预计CdTe(
6月27日,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来中国太阳谷参观考察时说,以皇明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无论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还是工业体系的建立,以及市场化的推广模式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利用的另一极,这样的成就只有“英雄的公司”才能做到。中国太阳谷让他看到了太阳能热利用的未来。 施明贤大使参观了皇明太阳能博物•科技馆、世界规模最大的检测技术中心、世界首条真空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太阳谷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太阳能与建筑
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清洁技术投资在这两年变得炙手可热,新能源、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一个个领域成了风险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然而,时至今日,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始终难以摆脱依赖政府补贴的境况。在生产成本或者技术成本高昂的情况下,新能源何时能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仍难以预期。 政府补贴成了“双刃剑” 鼎晖创投合伙人黄炎认为,所谓清洁技术,其中含有非常多的细分行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处理技术、垃圾处理等,行业形态、商业模式相差非常大。但是有一个特征是无差异的,即
2007年2月,时任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副厅长的袁秀梅,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海南省核电已经开始起步,初步预定于2011年开始建设,2016年可以投入发电。据省发改厅近日透露,该厅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已于2008年5月20日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关于上报海南昌江核电厂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条件具备便可开工建设。 海南省电力供需矛盾加大 近年来,随着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用电量一改多年来低位缓慢增长态势,电力供需矛盾逐渐显现。 目前,海南省发电
本报济南讯 7月11日,力诺瑞特在河南濮阳设立的40万台生产基地已经签约。据了解,这也是今年力诺瑞特继技术和生产线输出至古巴后的第二次大规模产业扩张举措。 河南、安徽等中部省份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每年约有60亿元的市场份额,成为各大品牌的必争之地。力诺集团副总裁、力诺瑞特总经理申文明介绍说,力诺瑞特计划于10月份建成的河南生产基地初期规划按照年产40万台标准设计,采用同步德国的先进生产线,同时复制力诺瑞特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年产值将达到6亿元。
金融界网站7月14日消息 据《香港信报》报道 八国集团(G8)峰会上周刚结束,会议的焦点集中在气候暖化及油价居高不下的问题。纵使八国领导人未能在减排及遏抑油价上达成实质及有建设性的对策,但亦足见八大工业国对这两个热门话题日益正视及关注。 面对民间环保及纾缓燃油通胀的诉求,各国政府纷纷将开发另类能源定为国策,为太阳能、风力及水力发电等再生能源业带来投资机会。 再生能源股去年水涨船高,很大程度是油价迭创新高的因素驱使。不过,即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短期内出现调整,太阳能发电等再生能源的吸引力也不会减
【商报专讯】记者刘勇飞黑龙江报道:受全球能源日趋短缺,加上国际油价屡创新高,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趋势,有港企就看准商机,以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方针,大力拓展内地市场,并可能在本月底会公布两项新风力发电的项目。 香港新能源(987)执行董事曾细忠表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国家鼓励性的行业,除了有三免三减半(即前3年免交所得税,后3年就只收一半)及销售税减半的税务政策支持外,购买及安装风场等设备时,亦有高达17%的退税优惠措施,而且保证接收风场输出的电量,对外企十分吸引。 集团拥6风
在发改委日前公布的电价上调方案中,可再生能源附加从原先的1厘增加为2厘,即电价上调的2.5分中,包括2厘可再生能源附加。根据测算,此举每年将对电网的补贴增加30亿元,基本上能够补足电网承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入网成本。 利好新能源项目开发 “此次可再生能源附加从1厘增加为2厘,增长了一倍。”黄少中认为,此举意味着政府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 黄少中说,这笔费用一部分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高于常规能源,这笔费用表面是补给电网,实际还将落实到拥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电企头上,对电
新华网济南7月12日电(记者邓卫华)漫步山东德州城,在宽阔的公园广场或马路上,一盏盏形状各异的太阳能光电灯随处可见;而走进德州市民明亮的公寓楼里,水管里流出的热水大多也是由楼顶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 据德州市政府介绍,目前,这里正在全面启动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计划到2010年,太阳能光热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光热发电规模达到1兆瓦,太阳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 与此同时,这座城市还在加快太阳能应用改造的步伐。今后两年,德州将选择20个机关单位和主要交通干道、公园、景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