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紧张,促使对于清洁环保、取之不竭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再次引起了关注和重视。近日,省质检所、合肥市农村能源服务站、合肥新能源行业协会召开协调会,他们将强强联合,形成监督体系,共同辅助太阳能行业全面升级。 建筑节能与新农村建设亟待普及 据合肥新能源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每年建筑面积以15亿~20亿平方米速度增长,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技术规范,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
印度批准了一个国家生物燃料政策,它着眼于在未来的10年中利用非食用植物资源把生物燃料在汽油和柴油燃料中的比例提高从5%提高到20%。 印度政府上周(9月11日)批准了该政策。该政策提出,到2017年,印度的交通用燃料需要含有20%的生物燃料。 该政策涉及了两种主要类型的生物燃料:来自植物废物(主要是甘蔗糖蜜)的酒精和生物柴油——来自诸如麻风树等非食用含油种子作物的油,它可以与柴油混合。 该政策支持在社区、政府拥有的土地以及森林荒地上增加生物柴油作物的种植,但是不是在肥
9月19日上午,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海南省发展生物质能源问题。 据介绍,去年7月2日,海南省召开了省长办公会议,审议了海南省“十一五”生物质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由海南省发改委牵头,省农业厅、省林业局等部门配合,从土地状况、生态保护、比较效益等多个方面深入进行调研,初步摸清了全省生物质能源作物发展现状和全省可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的土地资源情况,于今年初形成《海南省发展生物质能源原料生产基地(土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中指出,海南省土
在9月22日举行的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上,江西重点推介了年产2万吨高纯多晶硅料、年产10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等一批重大光伏产业招商项目。业内专家认为,这些项目建成后,江西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之一。 江西省发改委副主任陈一星介绍说,从2005年起,江西就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3年来,江西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多晶硅料、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应用产品的完整产品体系。 目前,江西省拥有投产和在建的光伏产业和关联企业16家
2008年4月14日,财政部发布了《调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政策》。有业内专家认为,政策表面上是支持风电产业降低成本,实质上却演变为支持进口产品。特别是对于进口部件产品不但退还关税,连“进口环节增值税”也给予退税处理,而国产部件要负担增值税,这种将国产与进口的大功率风电机组关键部件产品置于不同的税赋环境,不但违背了内外公平税赋原则,对国内自主研发企业将带来巨大的杀伤力。 为了使风电产业能够实现自主研发,多年来科技部安排了多个“863项目”、“科技
9月18日,伴着震天的鞭炮声,内蒙古库伦风电场#81风电机基础最后一罐砼入坑,标志着库伦风电场200MW风电项目134台风电机基础工程全部完工,为实现该项目2009年全部投产发电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工程为辉腾锡勒公司库伦风电场的一期工程,2007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2008年底投产100MW,2009年全部投产发电。基础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历时143天,提前43天完成计划进度,累计使用钢材5360吨,砼56816立方米。建设过程中无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美国东部时间9月16日,参议院就一揽子减税计划达成共识,其中将光伏行业的减税政策(ITC)续延2-6年。 具体条款包括:1)对于商用光伏项目的投资税减免延长8年;2)住宅光伏项目的投资税减免政策延长2年;3)取消每户居民光伏项目2000美元的减税上限。该议案已递交众议院并投票通过,还需返回参议院经投票通过再由总统签署后才能正式颁布。参议院最早于本周四进行投票。 阻碍美国光伏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可望得以消除。美国光伏投资税减免政策(InvestmentTaxCredit
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令替代能源二甲醚的产业化大大提速,但因相关标准和配套法规迟迟未出台,该产业当前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国内LPG、二甲醚行业“领军者”新奥燃气的总经理张剑飞认为,二甲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出生证”;同时,一些企业盲目上马产能也导致行业存在过剩危险。 张剑飞是在9月23日于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国际二甲醚会议暨第五届亚洲二甲醚会议”间隙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作上述表态的。据他介绍,目前国内二甲醚最普遍的应用领域是和LPG掺混,但由于相关条例和法规还未出台,二甲醚替代
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12日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最近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化合物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可进行批量生产。 报道说,这种材料是在30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坩埚内,将铜硒铟合成材料喷涂在玻璃基板上制成的,可以在发电层内形成纯度较高的结晶,以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经测试,用新型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将14.9%的太阳能转变成了电能,而目前一些产品的转化率为10%至12%。 这项技术由该研究所太阳光发电研究中心副主
地球上的传统能源总有一天会用完,而阳光永远温暖地普照大地,将阳光用半导体材料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光伏——这一绿色能源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内众多优势资本、人才和技术涌入光伏产业,进一步加快了光伏产业的发展。部分业内人士担忧,到明年下半年或2010年,中国的光伏产能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针对这一说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到2010年我国光伏新能源绝不会供大于求,依然是供不应求。 赵玉文举了几个数据:近年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