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常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正式发布2012年气候变化绿皮书。绿皮书指出,未来的投资热点将会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聚光太阳能(CPV)以及聚光光热发电。中国太阳能资源总量大,未来开发潜力大,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聚光太阳能(CPV)以及聚光光热发电成为投资热点。 《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中国太阳能资源调查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获得的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尚停留在资源总量上。2010年中国气象局完成的全国太阳能资源评估表明,中国的总辐射年总量自西北到东南呈先增加再减少然
目前全球光伏发电已经超过40GW,欧洲光伏发电的增长已经超过了风电,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仅次于水电、风电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电源。《绿皮书》指出,中国太阳能资源总量大,未来开发潜力大。未来的投资热点将会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聚光太阳能(CPV)以及聚光光热发电。 《绿皮书》表示,从资源总量的角度而言,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合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西藏南部和青海格尔木地区是中国水平面总辐射的两个高值中心,重庆地区是中国水平面总辐射的低值中心。就各省(区、市)的水平面太阳能资源理论总量而言,新疆最多,
本报讯(记者 刘锟)记者从市经信委昨天发布的 《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获悉,“十二五”期间本市新能源将聚焦核电、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等产业,使其成为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规划,2015年新能源重点领域产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上海新能源产业在自主创新、产业规模、基地建设、示范应用和政策突破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核电主泵、核电大锻件、2000吨气化炉等实现首台业绩突破;尚德 “冥王星”、晶澳“赛秀”等一批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实施扩产,核电
据报道,处于“寒冬期”的风电行业正迎来阵阵政策暖风。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根据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中国海上风电酝酿着千亿元的巨大市场。 海上风电项目相较陆上风电具有先天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海上风电市场的开发,众多风机制造企业对其寄予了厚望,这个市场潜能巨大。海上风电作为全球风电的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作为未来最有可能降低风电发电成本的新技术一直是全球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海上风电的发展对欧洲实现2020年20%可再生能源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其产品及技术不断成熟,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延伸。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热水工程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经销商也越来越重视这一行业,未来,太阳能热水工程产业将成为企业的新的增长点。 尚普咨询能源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当前,我国太阳能工程已涉及到热发电、采暖、制冷空调、民用与商用建筑的热水、海水淡化、工业热利用、干燥等方面。并且太阳能工程市场越来越大,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对太阳能工程市场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最近发布了一份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导向简报,为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成本下降预测,以指导其政策的制定。 该简报指出,伴随技术的进步和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光热发电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大规模应用的新高潮。当前主流的应用路线为槽式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绝大部分的商业化开发经验源于槽式电站。 在假定资本成本率为10%的情况下,这两种技术拥有相近的LCOE,槽式发电的LCOE约0.20美元~0.36美元/kwh,塔式发电的LCOE约0.17美元~0.29美元/k
今年2月份,汉能控股集团正式成为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全球会员之一。一向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在中国和世界大力发展为己任的汉能控股集团,与高度关注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和低碳经济的气候组织在宗旨与理念上高度一致,双方今后将紧密合作,一起为降低全球碳排放做出贡献。 作为当今国内规模最大、横跨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专注于清洁能源的发展。早在2004年,汉能就开始对潮汐能、秸秆发电、地热能、燃料电池、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最终认定太阳能光伏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大想象空间和暴露出来的问题风险并存。在第十四届高交会“2012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技术论坛”上,电动汽车研究专家、比亚迪(002594,股吧)(002594)相关负责人及高工产业研究院人士激辩了行业未来的前景及潜在风险。 2015年销量或达25万辆 “全球40%的石油被汽车消耗,中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57%的石油依赖进口,且即将突破60%的安全线。”比亚迪绿色公交发展事业部负责人王瑷珲表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紧迫。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有目共睹。据“
随着“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弃风规模的扩大,曾经鲜有人问津的中国南方省份和亚非拉等海外市场正在成为中国风电企业新的投资聚集地。 在刚刚闭幕的“2012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开拓新市场”成为所有论坛讨论围绕的核心。与此同时,美国、南非、蒙古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向中国企业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其前往投资。 “目前中国风电整个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加之三北地区弃风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了发展下去,风电企业要么往南扩展,要么走出去,这是必然趋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接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刚刚颁布的《“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风电电网装机达到1亿千瓦,2020年达到2亿千瓦,风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 与常规能源发电相比,风能开发利用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微小,特别是近年来风电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产业规模扩大,风能开发成本已在可接受范围内,风电将成为实现低碳能源战略的主力技术之一。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国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