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济南8月30日专电(记者王志)近日,山东省质监局对25家企业生产的25批次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进行了抽查,结果合格率为76%。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等特点,其中,日有用得热量和平均热损因数是衡量其热性能好坏的主要参数以及节能评价的重要指标。 山东此次抽查发现,造成部分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日有用得热量和平均热损因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检测设备简陋,内部质量管理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检测机构等。 对产品质量
由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5亿元在合浦工业园区建设的2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已进入建设的后期。今年12月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非粮燃料乙醇项目。记者日前采访时了解到,公司与农户正在大面积签订农业订单,农民手握订单搞生产成为时尚。 2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由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承建,该公司隶属于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广西是全国木薯主产区,北海市木薯种植面积为15万亩,年产鲜薯22.5万吨。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年需鲜木薯150万吨(折成干片为61万吨),日用鲜薯4000吨,它
目前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生产企业-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启动1600兆瓦多晶硅和15000吨硅料项目,并在两年内把公司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生产企业之一。 据了解,目前,85%的太阳能电池采用晶体硅电池片,其主要原料是多晶硅。另外,集成电路产业同样需要高纯度的多晶硅。2006年,中国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为4500吨左右,其中光伏产业需求3300吨。但是,2006年中国高纯硅产量不足300吨,即使全部供应给光伏产业也不足市场需求的10%,其余只能依赖进口,供需矛盾
联合国环境署近日出资1万美元,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基贝拉贫民窟架起一座大型垃圾燃烧炉,以减少贫民窟里的垃圾污染。 肯尼亚媒体18日报道,基贝拉贫民窟的居民将每周两次收集垃圾,将其中可被生物降解的垃圾投入炉内焚烧,此外还在这座燃烧炉上烧热水、烤面包。参与收集垃圾的贫民窟居民可获得一定报酬。 报道说,目前,基贝拉贫民窟内的垃圾已明显减少,这一垃圾处理办法有望被推广到非洲其他城市的贫民窟。 联合国一项研究显示,世界各地贫民窟内大都没有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导致垃圾到处堆积,无人清运,严
“科技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是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保障,也是落实“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重要支撑手段。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45天之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林来到奥运新闻中心,向中外媒体介绍了北京推动科技奥运的工作情况。 科技奥运2008行动计划是专门为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科技方面的投入设置的,由国家11个部委和北京市共同组成。充分体现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总投入大概在32亿元左右。这笔资金
【MarketWatch香港8月29日讯】总部位于中国江西省新余市的LDK太阳能有限公司(LDK)周三宣布,同意向台湾新日光能源科技公司(Neo Solar Power Corp.)供应价值4亿9500万美元的太阳能晶圆。 根据协议,LDK将在2009年底前为新日光供应多晶硅太阳能晶圆。
美国美林公司日前出台报告称,全球风能产量有望在2011年达到3.35万兆瓦,比目前增长一倍。 报告预测,这一增长将由美国和亚洲市场对风能需求的强劲增长支撑。据报道,欧洲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风能市场,消费全球风能总产量的65%,不过美国将赶超欧洲成为头号风能市场。 美林预测,亚洲市场、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市场将有望加快对风能的利用。美林报告称,2010年以后,新建的电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风电场,因为煤和石油价格的走高,正导致电力公司放弃建设以此类物质为燃烧原料的发电站。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崔军强)记者29日从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将建设奥运史上第一个全面采用太阳能技术的奥运村。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散发的材料显示,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将全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光热技术,为运动员洗浴提供热水。此外,奥运村内的路灯照明也将由太阳能供电。 据了解,国家体育馆100KW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调试已进入收尾阶段,9月开始试运行。按照“好运北京”体育赛事计划,今年11月至明年1月,国家体育

日前,江苏桑夏太阳能产业有限公司收到了来自德国TUV(欧洲最权威的认证机构)颁发的Solar Keymark证书,标志着桑夏太阳能产品质量已经达到欧洲市场的要求。彻底破解了桑夏太阳能产品大举进入欧洲市场的制约瓶颈。据了解,国内数千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中获得这一认证的只有少数几家,象桑夏公司这样以自主品牌获得这一认证的更是寥寥。 Solar Keymark认证是欧洲的一个专业型认证,只针对太阳能产品,它的唯一性是它的含金量所在,只有通过TUV认证
建筑群仿佛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每年自主发电110万度,并同时节能78万度。经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年规划设计,沪上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示范工程,8月28日在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开工建设,预计明年7月建成。一系列实践“太阳能一体化建筑”理念的科技成果,有望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场馆。 根据规划,示范工程由5幢建筑组成,分别为办公楼、实验楼、生活楼等。这些建筑的屋顶及外立面等,均由各种形式的太阳能电池“包装”。工程占地2.67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组件面积达1.05万平方米,“太阳能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