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企业乘着出海热潮,逐渐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贸易、建筑、能源、投资和环保等领域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跨境争议正不断涌现,中国企业在加大步伐“走出去”的同时正承担着日益增长的法律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我会会员单位北京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宗楠、律师孙绮璐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说明,并给出相应建议。 一、争议解决方式 争议解决是商业合作中不可忽视的机制,它为解决合同纠纷和法律争议提供了多种途径。协商是最常见的解决方式,它灵活、快速且成本低,有助于维护双方关系。调解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能源〔2024〕1128号。《行动方案》提出,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一是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二是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三是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四是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行动。五是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六是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七是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八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九是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

【三部门】开展九项行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8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4年6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项目情况的公告》。其中,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691个,占到6月新增光伏发电项目总数的93.5%,新能源发电项目总数的85.8%;风电项目235个,占到6月项目总数的7.5%。 全文如下 2024年6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3136个,其中风电项目235个,光伏发电项目2877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186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69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24个。 附件:202


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发表《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文章指出要大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工业体系的优势,实施重点研发技术重点专项,加大对新能源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持,重点推进大型风机等高效发电技术、柔性直流等输配电和智慧电网技术、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的研究创新。 以下为文章原文
近日,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心功能开发完成并上线运行,通过一个账户、两类数据、三个环节,实现以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数据为基础核发绿证,为提高核发质效、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提供了支撑。 “一个账户”,即参与交易的主体在系统中建立实名绿证账户,包含建档立卡数据、持有绿证信息、交易划转绿证信息等,成为绿证核发交易的“权威底账”。 “两类数据”,即系统数据由基础数据和填报数据两类组成,基础数据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及北京、广州、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的相关系统平台实时传输,填报数据由可再生能源发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对外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发生产低碳产品,营造低碳市场环境,也利于引导低碳产品消费,创造低碳产品需求,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明确“任务书”和“施工图”。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发生产低碳产品,营造低碳市场环境,也利于引导低碳产品消费,创造低碳产品需求,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