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新能源投资的悖论风险

中国正力求大幅提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预测称,2050年,中国30%以上的能源需求将依靠新能源。 显然,能源替代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将会给我们带来重大投资机会,以及相对丰厚的投资回报。但是,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在新能源领域尤其如此。   首先是传统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不明晰。尽管长期看来,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上涨确定无疑,但以石油为例,国际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制约,很难准确预测其价格走势。   而各种新能源产业化的主要障

发布时间:2007-02-28 14:01:00
新能源:中国可持续发展之源

慧聪网化工讯:众所周知,以现在的消耗速度,地球上石油的储量顶多只能用40年,煤也不过200年,天然气不到70年。全球能源面临枯竭的境地。同时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很多人可能记得20多年前的天要比现在蓝的多,水要绿的多,空气要清馨的多。虽然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比原来丰富多了,然而由此而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痛的。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沙尘暴次数的逐年增加;南极臭氧层空洞在不断扩大,而且现在发现北极臭氧层也在变薄,如果到达地球的有害辐射增多,这对动植物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造成的后果

发布时间:2007-02-06 23:07:00
专家:能源管理体制呼唤集中统一

目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是低级别的分散的能源管理,缺乏集中的、统一的、协调的、高级别的能源管理机构,能源勘探、开发、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分散在政府部门,缺乏集中统一的协调和管理,造成管理分散,职能划分不清,特别是缺少长远战略和规划管理。     能源产业是一个有机体,各种能源是这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关系中煤炭与电力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由于缺乏统一和协调部门,能源产业内部存在垄断与竞争并存格局,内部设置壁垒,彼此进入困难,利益分配不公,产业结构调整和跨行业兼并

发布时间:2007-02-06 22:54:00
携手共创全球能源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携手共创全球能源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印日韩美五国能源部长会议上的主旨发言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马凯(2006年12月16日  北京) 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能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方式。在上个世纪100年的时间里,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在完成

发布时间:2007-02-02 14:31:00
我国在建秸秆发电总装机120万千瓦 迈出实质性步伐

    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 刘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在建秸秆发电项目总装机120万千瓦,另有三座总装机8万千瓦的秸秆发电站已投产。        记者15日从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了解到,全国在建秸秆发电项目分布在山东、吉林、江苏、河南、黑龙江、辽宁和新疆等地;山东单县、江苏宿迁市和河北威县三座秸秆发电站已投产发电。      “我国秸秆发电迈出实质性步伐。”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       记者从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了解到,我国每年产

发布时间:2007-02-01 17:11:00
重点项目要多用“新能源”

北京奥运场馆用电20%来自风力发电、无锡机场建设大规模应用太阳能发电……这些重点项目大规模应用新能源,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新能源产业尚属于“爬坡”阶段,大多并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因而不具备传统能源那样的规模效益,进而造成其在生产成本上的劣势,再加上缺乏稳定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重点项目应用新能源,能较快拉动国内需求,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业链条。进而,新能源企业的销售利润可以为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消费市场也能够针对产品给予更多

发布时间:2007-01-31 09:38:00
我国未来风电产业发展“黄金时代”是否来临?

笔者近日从在湖南湘潭召开的中国风力机械行业年会暨产业研讨会了解,湖南欲建全国“头号”风电产业集群。会上,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全国首屈一指的风力发电装备产业集群将在湖南腾空而起。”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湖南就开始“密谋”风电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株洲南车公司、湘潭电机集团和株洲时代集团引领的“两大一小”风电产业集群。 2005年9月,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以做“火车头”而闻名遐迩的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8月,株洲南车公司在乌鲁

发布时间:2007-01-30 21:40:00
中国将降低建筑能耗以遏制污染

    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中国需要在今后15年中投资人民币1.5万亿元(1,930亿美元)来降低建筑能耗,此举将为中国节省下数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并减少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建设热潮,与之相伴的城市化就规模而言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所仅见的。成百上千万中国人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更美好的生活,或迁居城镇以改善居住条件。仇保兴在周四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预测说,2020年之前世界一半的新建筑都将出现在中国。     史无前例的建设热潮带动了煤炭和石油

发布时间:2007-01-24 07:46:00
《上海能源白皮书》对外公布

    本报讯昨天,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上海能源白皮书》对外公布,到2010年,上海将实现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大约20%的节能目标,初步形成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能源基本依靠外省调入   上海所需能源资源基本依靠外省市调入或国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是制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同时,能源消费也给大气环境、交通运输带来压力。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提供良好的能源保障。经市政府批准,市发改委组织市经委、科委

发布时间:2007-01-10 10:07:00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个别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能源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可再生能源,利在社会,意在长远。在目前没有完全反映“资源、环保、持续”的能源价格体系下,可再生能源很难与常规能源在市场上竞争,必须通过特殊的政策手段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促进其发展。

发布时间:2007-01-07 2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