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低压柔性互联及直流化应用探索与实践

2025-11-27
新闻来源: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9

近期,我会在京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 2025)。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先进能源技术中心主任季宇博士出席节能能效论坛并以《中低压柔性互联及直流化应用探索与实践》为题发表演讲,从电网视角分享节能能效提升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成果。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先进能源技术中心主任季宇博士



image.png


演讲伊始,季宇博士介绍了国网上海院的发展定位与专业优势。据其介绍,国网上海院成立于2019年,是中国电力科学院控股子公司,核心团队源自中国电科院配电研究所,深耕城市能源互联网与智能配用电领域。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网上海院正逐步拓展业务边界,将中国电科院在发、输、配、变、用全链条的先进技术纳入成果转化与推广体系,打造电力系统先进技术落地的核心平台。


季宇博士指出,在“双碳”战略与能源革命推动下,能源供给侧清洁替代、电力替代加速推进,配电网面临线路容量不足、新能源消纳困难、电能质量恶化、保供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山东、河南等地农村户用光伏反送问题,正是局部配电网承载力不足、清洁能源无法高效利用的典型体现,而中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则为这些痛点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作为取代传统机械开关的电力电子设备,柔性互联装置具备功率灵活调节、故障快速转供等核心功能,已成为配电网向交直流柔性互联形态演进的关键装备。该技术由国网上海院团队于2020年率先支撑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目前已在国家电网27家网省公司实现广泛应用。


围绕低压与中压两大应用场景,季宇博士详细解读了技术方案与核心价值。在低压互联领域,形成了集中式、分散式、“交交”串并联等多元架构,可实现台区动态无功补偿、功率灵活互济、故障快速转供、分布式电源高效消纳等六大功能。针对农村光伏消纳难题,通过台区互联实现新能源局部均衡,避免向上级电网倒送造成的损耗与安全风险;面对冲击性负荷,凭借快速调节能力平抑扰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中压互联在应用目标上与低压技术一脉相承,聚焦中压线路及母线的功率均衡,适配多分段单辐射、多分段多联络等典型电网场景。技术路线涵盖模块化级联MMC、双有源桥功率变换、升压背靠背等方案,其中串并联拓扑通过优化电力电子器件配置,有效降低设备成本与容量需求,提升技术经济性。


丰富的实践案例印证了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浙江宁波农村,针对炒茶季台区负载率失衡问题,通过柔性互联实现三台变压器功率均衡,同时在台风灾害中保障负荷快速恢复供电;福建莆田湄洲岛构建5端交直流互联系统,直流侧形成环网架构,优化电压控制与资源接入;江苏无锡工业园区的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采用混合储能与中压互联技术,实现不同时间尺度负荷的精准平抑,成为工信部重点科技示范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在沈阳华晨宝马厂区项目中,柔性互联技术有效解决了三个厂区光伏反送与重载并存的矛盾。通过厂区间能量互济,实现光伏就地消纳,降低企业容量电费与需量电费,达成经济与能效的双重提升。此外,山东德州全村直流化改造、陕西铜川4端互联项目等实践,均为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季宇博士结合国家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指出,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是配电网的核心发展方向。国网上海院将持续深耕中低压柔性互联技术,构建连接发、输、配、变、用全环节的能量传输体系,通过交直流互联技术打通能量调节通道,实现电力系统全环节能量最优匹配与能效最大化。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