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首航研究院:新能源条件下热化学储能技术开发

2025-10-30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24

近期,我会在京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 2025)。我会副会长、首航高科、首航研究院董事长黄文博出席清洁供热论坛并以《新能源条件下热化学储能技术开发》为题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热化学储能在工业供热、电力调峰及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广阔应用前景。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首航能源资源技术研究院董事长黄文博



image.png



聚焦清洁供热,破解储能瓶颈




黄文博副会长指出,在“双碳”战略驱动和政策倒逼下,工业蒸汽作为高碳排放环节,其清洁化与高效储能需求日益迫切。同时,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火电机组面临深度调峰压力,亟需更高效、灵活的储能解决方案。


他强调:“传统的熔盐储能虽已成熟应用于光热电站,但在成本稳定性与温度上限方面仍存挑战。探索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广适应性的新型储能技术,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



光热技术迭代:从发电到综合能源服务




作为国内首批光热示范项目——敦煌10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的建设运营方,首航积累了丰富的热储能经验。该电站配备3万吨熔盐,具备11小时持续发电能力,实现了24小时连续运行。


然而,黄文博副会长坦言,光热发电在2018年后经历了一段调整期。为此,公司积极探索技术升级路径,推动光热从单一发电向“储能+供能”综合模式转型。在山东肥城,首航建设全球领先的400兆瓦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储能项目,通过电能加热熔盐至565℃,不仅实现电网侧储能(年调度电量达1.2亿度),还可同步提供8℃冷水用于制冷,形成“储电、供热、供冷”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转换效率高达85%。


此外,公司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7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功建成700℃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系统,显著提升发电效率,为光热降本增效开辟新路。



攻坚热化学储能:突破熔盐局限




针对熔盐材料依赖进口钾资源、成本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问题,首航研究院携手西安交通大学成立热化学研究中心,重点攻关钙基、镁基热化学储能技术。黄文博副会长介绍,钙基材料可支持800–900℃高温储能,适用于下一代高参数光热系统;而镁基材料则可在200–300℃中低温区间实现高效储能,大幅降低设备材料成本,特别适合工业蒸汽供应与余热回收场景。


“热化学储能通过可逆化学反应实现能量存储,不仅能突破熔盐的温度限制,还能将热能以化学能形式常温长期储存,真正实现跨季度储热,为清洁供热提供‘时间平移’解决方案。”他表示。目前,团队已在实验室搭建多套热化学材料研究系统与反应器换热装置,正着力攻克材料腐蚀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技术难题。


展望未来,黄文博副会长指出,热化学储能技术将在光热发电升级、火电灵活性改造、太阳能跨季储热、工业余热利用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构建更加灵活、高效、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