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 2025】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十五五”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日前,我会主办的以“低碳应用,市场多元”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在北京顺利召开。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出席论坛并致辞。

张玉清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国正深入贯彻落实 “双碳” 战略,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在此关键时期,本次论坛为行业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他首先回顾 “十四五” 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就,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已达 28.6%,较十年前提升 11.7 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 12.6%,能源结构优化成效显著。在装机容量方面,截至 2024 年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高达 14.06 亿千瓦,提前 6 年完成气候雄心大会承诺的 2030 年目标,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绝对主力,占比达 86%。产业竞争力层面,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完整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 “新三样” 年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尽管成绩斐然,张玉清也指出了我国能源转型的艰巨性。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需在 10 年内实现碳达峰、再用 30 年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实现 “双碳” 目标用时最短的国家。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环境约束偏紧的现实背景尚未根本改变,面临 “既要绿色低碳又要能源安全” 的双重挑战。此外,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调节压力、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 难题、能源基地建设的生态约束等,均是 “十五五” 期间行业必须跨越的关口。
为应对挑战,张玉清围绕 “十五五”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六大关键方向,强调能源行业需深入贯彻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他提出,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科学规划 “沙戈荒” 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能源供给向就地开发利用、区域自平衡模式转型,加大光伏治沙、光热项目建设力度;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攻克长时储能、智能调度等技术瓶颈,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要推进数智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要加快零碳示范建设,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模式;要深化乡村能源革命,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探索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积极布局生物天然气项目;要拓展国际合作深度,以 “一带一路” 绿色能源伙伴关系为依托,遵循共商共建共享、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等原则,根据不同国家需求定制合作模式,坚持清洁低碳发展与互利共赢,打造高质量 “一带一路” 新能源合作标杆项目。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