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常务会长单位】曾少军博士参加国轩高科全球科技大会并演讲

2025-05-24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868





日前,由我会常务会长单位国轩高科主办的 “2025国轩高科全球科技大会”在合肥成功召开,我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应邀出席大会,并以“新能源产业进展及储能应用策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围绕中国新能源产业变革趋势、储能行业应用路径及产业稳健发展策略展开系统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路,引发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高度共鸣。商会常务会长、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出席了会议。

DSC08939-opq3645614552.jpg


曾少军博士在演讲中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正经历“角色定位”与“发展模式”的双重质变。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9.66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57.3%,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合计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标志着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升级为“主体能源”。2025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1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发电量35.9%,风电、光伏新增电量贡献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外贸领域,2024年中国“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其中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风电发电机组出口同比增长71.9%。消费端从“单一发电”向“多能应用”延伸,治理端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主导”,产业生态加速成熟。


DSC08760-opq3650433741.jpg


针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稳定性挑战,曾少军博士强调储能是破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的关键技术支点。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装机占比分别为32.3%、60%、7.7%,主要应用场景为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电网侧独立储能成为增长引擎,2024年新增装机23.22GW,同比增长超150%,占新增总装机的63%,其中2小时储能时长占独立储能总能量的82.03%;电源侧新能源配储占比超95%,支撑风光基地规模化开发;用户侧工商业储能自2017年探索“投资+运营”模式后,2023年起进入爆发期,2024年累计装机量达5.72GW/14.7GWh,增速104.16%。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推动储能与多能源品种深度融合,构建以储能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


谈及新能源产业稳健发展策略,曾少军博士提出需统筹多方维度:打破国企与民企界限,形成 “国企稳基础、民企促创新” 的协同格局,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领域深度合作;统筹国内国际 “双循环”,国内以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国际强化合规管理应对碳关税;超越 “单纯发电” 局限,通过储能技术、空气源热泵等向供热、制冷等多元化场景延伸;企业需平衡 “全” 与 “专”,避免盲目扩张,聚焦核心竞争力;兼顾新兴技术前瞻布局与成熟技术迭代优化,如提前谋划钠离子电池、氢能等赛道,同时升级光伏、储能现有技术;倡导企业间良性竞争与合作协同,在标准制定、产业链联动等方面加强协作。


曾少军博士的演讲以详实的数据与前瞻的视角,为新能源产业在技术迭代、市场拓展与生态构建中为听众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新能源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储能技术深化应用与产业协同创新将成为破局关键,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 “双碳” 目标加速实现。


本次大会汇聚海内外百余位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及产业界代表交流共享能源科技新智慧,并见证国轩高科六大新品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诺贝尔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Konstantin Novoselov等出席活动。商会助理秘书长汪洪昌、事业三部副主任王天硕参加了本次大会。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