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曾少军博士在澳中脱碳圆桌会发表演讲
近日,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在京联合主办澳中脱碳圆桌会,我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受邀出席新能源价值链环节,并就“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展与展望”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Frank Jotzo、澳中基金会副总裁Helen Horsington、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经济参赞Carly Stevens分别致开幕词。新能源价值链环节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教授主持。
曾少军秘书长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新能源发展全球领先,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持续释放外贸新动能,新能源已成为中国电力装机的主体,相信技术的加速迭代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降本增效。他指出,当前新能源行业全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明显,仍面临竞争激烈、国内消纳不足、国际贸易壁垒等挑战,下一步,需大力推动风光储氢多能协同发展,拓展多元应用场景促进消纳,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并努力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
据悉,会议聚焦绿色钢铁与新能源价值链,清华大学能动系长聘副教授、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麻林巍,世界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分会钢铁行业脱碳部门负责人Nicole Wyche,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双碳发展总监刘长亮,河钢集团海外事业总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娟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Jorrit Gosens,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教授Kylie Catchpole、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翁玉艳分别发表演讲,来自中澳双方数十家机构的130余位专家及代表于线上及线下参加了会议,商会研究咨询部副主任于绘锦出席了会议。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