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推动 太阳能光热行业成黑马受资本青睐
与之前光鲜亮丽、备受瞩目的光伏行业相比,太阳能的另一个“儿子”光热行业一直默默无闻,显得不那么令人关注。不过,如今在光伏行业正遭遇寒冬腊月之时,光热行业却一片欣欣向荣。
就在不久前,工信部正式对外发布《关于促进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被认为是太阳能光热行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政策利好消息。
近几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快速增长。据统计,2012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量约4,968万平方米(2484万台),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全行业提供就业机会30多万个。以2012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2亿平方米测算,每年可节能3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70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太阳能热利用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领域,技术成熟、应用前景广阔,在能源替代、减少排放、安全用能等方面优势明显。”《意见》指出,“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最成熟的产品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完整、具备一定产业规模和市场空间、符合低碳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兴行业。”
《意见》明确要求提高行业集中度,到2015年,培育3家年产销量在500万平方米(250万台)以上的龙头企业,培育5家以上年产销量达200万平方米(100万台)以上的企业,行业排名前10家企业占到行业总产销量的45%以上,逐步提高龙头骨干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受这一政策利好消息的影响,国内目前唯一A股光热行业上市公司日出东方被认为是重要获益方。
据媒体日前报道称,“国泰君安预测,2015年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将超过3000万台,前10家企业销量将超过1500万台。对应2015年的市场空间,日出东方则提出15%的市场占有率目标,即年产销450万台以上。日出东方董秘刘伟透露,2013年日出东方突破300万台已是大概率事件。据了解,年产销300万台,意味着日出东方首家提前2年超过工信部扶持龙头企业的标准,并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21世纪是新能源的世纪。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气候危机并至,警醒我们改变发展和生活方式,低碳、绿色、可持续,成为全人类发展的共同诉求。”日出东方董事长徐新建认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就在几天前,日出东方宣布该公司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竣工暨全产业链聚能南极管3号生产线正式启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竣工,全自动投料、配料生产线――高硼硅管3号窑炉的正式点火运行,使得日出东方洛阳基地将具备年产15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3600万支真空集热管、12万吨高硼硅玻璃毛坯管的生产能力。日出东方洛阳基地将成为全球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光热全产业链基地,规模化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壮大提升,市场需求将得到有效缓解和满足。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太阳能光热领导者日出东方的又一次飞跃。
除了日出东方,从事光热行业相关的其他公司比如皇明、力诺瑞特等其他企业均纷纷提前在全国布局,并谋划公司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