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京沪确立新能源车购买门槛 北京高于上海

2012-11-20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796

上海已经开始给纯电动汽车发放牌照,指标为每年2万个;北京也开始向公众征求新能源汽车购车意见,预计年底出台。有业内人士认为,京沪两地对新能源汽车私人购车标准出台细则,将带动全国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的政策细化。

与此同时,企业也嗅出了其中“味道”,比亚迪(002594)、上汽集团(600104)及青年汽车分别推出相关产品,但目前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仅能采取公共服务领域及单位团购等模式,距离与传统燃油汽车争消费者的时代还相距甚远。

在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购车细则中,上海市似乎是最积极的。上海市交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对新能源汽车牌照已有明确的专门号段管理。

按照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加上上海市4万元的地方补贴及一块免费的汽车“沪”牌,按照目前的拍牌价格价值约6万元,在上海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最多可以节省16万元,而且没有购车资质的限制。

对此,国内汽车市场专家苏晖认为,上海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型、短途纯电动汽车的推广,但北京政策有所不同,可能出于总量控制的考虑,北京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资质有诸多限制。

面对各地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购车细则,以及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内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涌现。

近期,比亚迪发布了以“零元购车”为理念的电动汽车推广计划,该计划通过金融方案来为电动汽车客户提供购车贷款。比亚迪共推出三种操作模式: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和买方信贷,同时满足出租车公司和公交公司的不同需求。客户可根据需求和具体合作业务自由选择合作模式。

而在上海市发放新能源汽车牌照的同时,上汽集团也推出了荣威E50.上汽乘用车公关总监汤跃进表示,上汽目前已掌握纯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E50也是独立平台开发,利用其产品特性及京沪两地的新能源政策,将主要进入集团采购市场及面向私人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