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光电建筑补助提高 太阳能行业或迎发展春天

2012-02-03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31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近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筑节能领域到“十二五”末要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主要为光电一体化建筑)应用面积达到25亿平方米,在“十一五”约4000万平方米示范面积的基础上提高60多倍。

眼下,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正遭遇严冬期,业界纷纷期盼2012年国内光电市场能大幅启动,推动光电产业别“冬”入“春”。分析人士指出,此番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出台将使得这种预期渐渐成为现实。未来,以光电建筑一体化为代表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有望成为行业转暖的急先锋。

光电建筑补助由6/瓦提高到9/

根据财政部和住建部于15日公布的《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简称《通知》),对于建材型等与建筑物高度紧密结合的光电一体化项目,补助标准暂定为9/瓦;对与建筑一般结合的利用形式,补助标准暂定为7.5/瓦。而在2011年,国家对光电建筑的补贴标准为6/瓦。这次出台的新政,对光电建筑的补贴标准比2011年提高了3/瓦。

《通知》还指出,2012年光电建筑应用政策将向绿色生态城区倾斜,向一体化程度高的项目倾斜。这说明光电建筑发展重点将集中在以下两处,一是在绿色生态城区内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二是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和车站等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对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助标准有所下调。2011年原定的补助标准为9/瓦,《通知》对此表示,考虑到2011年四季度以来,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下降幅度较大,2011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助标准原则上由9/瓦调整为8/瓦,对确实不能实现合理收益的项目,可由项目单位申请调整或取消。而2012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原则更进一步下调到7/瓦。

对于独立光伏和风光互补发电等项目的补助标准,《通知》表示将另行确定。其中,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相结合的集中成片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将在7/瓦的基础上,结合储能装置配备等因素适当提高。

应用量仅2% 推广潜力巨大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实施了210个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光电建筑应用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装机容量达127.15万千瓦,占据目前3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的近一半。

尽管发展迅速,但多数专家表示,事实上,我国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测算,目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量占建筑用能比重在2%左右,这与我国丰富的资源禀赋相比,与快速增长的建筑用能需求相比,与调整用能结构的迫切要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进一步的市场测算显示,我国目前的建筑面积有480亿平方米,如果在其中的10%建立光电建筑一体化系统,将形成5亿千瓦规模的太阳能电池需求市场。某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按晶硅电池每瓦16元的安装成本计算,将带动起上万亿元级的太阳能电池市场。”

光电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避免了地面电站占地面积大和可能面临的输送问题,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广泛应用的最佳方式。光伏组件不仅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光电建筑已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形式。

公用建筑或成主要应用领域

尽管理论应用市场巨大,但据了解,由于目前国内的建筑物以高层居多,暂不会出现类似欧美国家那样数量众多而装机容量小的屋顶项目,不少分析师认为,未来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空间将主要出现在学校、医院、工厂厂房等公共建筑领域。

目前,全国公共建筑面积占既有建筑面积的一半以上,节能达标率均却不足10%。如果以2500/平方米~3000/平方米的建筑改造成本计算,公共建筑节能市场规模可达50万亿元左右。由于安装光电建筑一体化系统节能效果显著,许多城市均把推广此类项目作为建筑节能项目规模化的重点。目前,全国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的城市和示范县已分别达47个和98个。

而在具体的技术应用方面,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光电建筑一体化领域的应用前景普遍被看好。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李胜茂表示,尽管晶硅电池是目前的行业主流,但薄膜电池具有柔韧性强的特质,其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内具有优势。加上薄膜电池成本相对较低,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未来薄膜电池厂商或将享受到更多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