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掘金生物质能源行业政策仍需给力
制图/张逸俊
[ 专家们建议,要加大生物质能源开发补贴力度,除了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能源基地建设等的补贴外,对污染环境较为严重的其他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也要进行补贴 ]
一架波音747-400客机在空中飞行燃烧了十多吨生物燃油后,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的跑道上。
这架飞机用的并非传统燃油,而是取自于麻风树上一种叫小桐子的果实。
目前,中石油已在云南、四川、江西等地种植了120万亩麻风树,计划2014年建成可年供应6万吨航空燃油的生产能力。我国有望在2014年实现航空生物燃料的商业化供应。
不过,尽管各界对生物质能源普遍看好,但是像小桐子这样交上“好运”的并不多。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生物质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均表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
中外政策差异
“虽然2006年财政部就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但是至今还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相关企业不知如何获得资金的支持。”北京林业大学一份《国内外生物质能源政策对比研究》报告称。
“在目前的定价机制下,生物质生产企业无法从中获利,也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肖明松表示。
据北京林业大学张琪等专家反映,我国出台有关生物质能源的法规政策只是框架性的,缺乏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经济激励措施力度不够。
专家们指出,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还有不少瓶颈需要突破,包括生物质总量虽多,但资源分散;生物质的重量普遍较低,集中利用的过程中运输成本较高;生物质加工流程涉及的理论基础没有石油化工那么成熟;现有生物质产业的规模偏小,回报率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张琪等人新近完成了一篇名为《国内外生物质能源政策对比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从根本上讲,世界各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目的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能源问题。而发达国家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目的则有着本质的不同,基本动力是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为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在具体政策方面,上述报告列出了几个方面的差异:
首先是研发及投入方面的差异。我国政府一直支持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自“六五”开始,国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生物质能源上的资金投入强度较低。以“九五”为例,中国政府用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经费不足1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政府投入这项研究和开发项目的经费却高达14.56亿美元。
其次是政府补贴政策的差异。产出补贴,即根据可再生能源设备的产品产量进行补贴,是美国加州目前正在实施的一种激励措施,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种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