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十二五节能减排双驱动 省长和部长均分得指标

2011-09-20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806

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硬约束,“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方略已清晰。

97日,《“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外正式公布。包含50条措施,近万字的方案,从减排目标、重大工程、财税保障、减排管理等多方面,描绘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图景。

相比“十一五”,“十二五”节能减排方案有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为此,本报邀请了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副主任熊华文和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详解《工作方案》中节能指标的行业分解、结构节能和能消消费总量控制这三大亮点。

省长和部长均分得指标

行业分解主要是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即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公共机构等部门。

21世纪》:《工作方案》第三条提出,要将节能的指标分解到地区和行业。和“十一五”相比,行业分解是一个新的变化。那么,节能指标如何分解到行业?

熊华文:所谓行业分解主要是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即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公共机构等部门,每个职能部门都要承担一定的节能责任。相关的各个部委提一个节能目标,上报给国务院,然后再讨论确定。据我了解,交通部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节能目标,即与2005年相比,2015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将下降10%,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1%;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

宋忠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节能任务分解到地方,相对地方政府而言,各个部委轻松一些。现在,为了动员各个部门都参与,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也为各个主要部委分了一定的指标。

也就是说,不能省长有指标,部长就没指标,每个人的肩上都应有压力。如工信部,也要承担一定的节能任务,然后再通过其下属的钢铁、石化等各个行业协会细分到行业,主要的高耗能产业都定一个目标,但这个目标只能是一个预期性、引导性的目标。

21世纪》:确定行业分解目标之后,对部门和行业的节能指标完成状况怎样考核呢?

熊华文:部门和行业的节能完成状况,在《工作方案》里,不叫考核,而叫评价。与问责相比,这是一种更为软性的方式。

宋忠奎:对行业和部门只能进行评价,这是由中国的体制决定的,比如工信部,你无法像地方政府那样直接考核它,因为它不像地方政府,可以直接管到下面的企业,但是可以评价其工作的力度和措施等。再具体到行业协会,它也只是一个行业指导机构,也没有多少强制力。

从理论上来讲,行业节能目标和地方政府的节能指标的数据要相互匹配,避免出现相互打架的现象。

工业节能的目标可能在20%以上

如果继续重化,那么工业部门势必要承担更多的节能任务,来抵消结构重化所形成的节能负效应。

21世纪》:工业是节能的主要领域。就“十二五”的节能目标,工信部先后于去年年底和今年三月提了两个节能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6%18%。现在这一目标是否确定?有观点认为,这一目标定得偏低,会影响国家16%整体目标的完成,对此怎么看?

熊华文:“十二五”工业节能的目标,还没最后定下来。至于说工信部之前提的16%18%,不能简单地来说其偏低。总体来看,工业要下降的幅度肯定要比全国水平大,至于大多少还要依赖其他很多因素,才能做出判断。

我认为,16%的国家目标能否完成,主要是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看各个部门的完成情况,比如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和公共机构等主要用能部门。其次是要看三产的结构是不是在重化,如果继续重化,那么工业部门势必要承担更多的节能任务,来抵消结构重化所形成的节能负效应。

以现价比来算,“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结构是有所优化的,二产比例有所下降,三产提高了2.5个百分点。但是从可比价看,“十一五”期间的工业增速远远高于GDP的增速,这意味着工业的比重上升了,产业结构变得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