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2011年中国将推行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

2011-01-06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579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在经历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之后,宏观政策的调整为新一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埋下了伏笔。新的一页已经掀开,展望2011年,中国经济最大的看点何在?

看点一:管理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更突出

2010年以来,食品接力涨价的现象令普通百姓印象深刻: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油你涨”到“苹什么”,新词层出不穷。2010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11月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破五”,创下年内新高。

事实上,物价的上涨仅仅是日益增强的通胀预期的一个具体表现。过去两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使得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日益严峻。国内多位专家预测,2011年,中国仍将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在遏制通胀、稳定物价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目标将成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2010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1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要求,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011月份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加大抛储等手段后,12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再次下发有关元旦、春节期间保持市场价格稳定的政策文件,以管好米袋子、菜篮子为直接着眼点,力保短期内市场价格的稳定。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稳健回归的脚步也开始加速。

就在新年到来的前一周,央行宣布2010年年内的第二次加息。不久前,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题为《“十一五”时期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成就》一文中进一步指出,货币供应量逐步回归常态将是2011年的首要任务。收紧流动性、遏制通胀的政策路线已经十分明显。

同时,随着2010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启,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如何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防止热钱的大规模涌入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同样成为2011年需要倍加关注的重点。

“中央政府充分认识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政策思路十分务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如果不充分注重宏观经济所遇到的挑战,那么复杂的环境可能会抑制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顺利推进。”

看点二:稳定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控成定局

房地产市场无疑是2010年中国经济当中最受关注的部分。面对高速上涨的房价,从20101月起,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就始终在加力。“国11条”、“国10条”、9月多部委联合出台措施调控房地产……楼市成为政策和资本角力的舞台。

进入年末,调控重压下的房地产市场突现反弹态势,与此同时,多个部委也再次高调出台相应的调控和监管措施。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2011年新增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天量”计划。随后,在2010年的最后几天,国土资源部披露全国26宗住宅闲置土地情况,并强调要对住宅闲置土地的开发企业“严肃追究责任”。

除此之外,此前备受关注的房产税试点改革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策出台的预期已经十分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