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行业聚焦】五个储能行业的心动时刻

2018-02-06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095

前言

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累计投运储能项目28.9GW,其中抽水蓄能占比接近99%,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89.8MW,较上年增长45%。2017年电化学储能项目在全球新增投运规模914.1MW,中国新投运121MW。

3月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征求稿提出: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研究出台针对性补偿政策,出台纳入补偿范围的先进储能技术标准并实施动态更新,研究建立分期补偿和补偿退坡机制。

这一文件是国家层面首个专门针对储能产业出台的指导意见,其中关于补偿的有关表述也令业界心向往之。由于目前储能技术成本偏高,业界希望通过补贴快速获得经济性。在意见征求稿发布,储能企业提出了度电补贴、初装费补贴、拉大峰谷电价差等多种方案。不过目前为止,国家层面并未出台此类支持政策。

6月

青海省发改委印发的《青海省2017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中明确,2017年青海规划的330万千瓦风电项目,各项目应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储电设施总规模33万千瓦(330MW) 。这是首个直接给予储能政策倾斜的省级文件,储能企业视其为重要的开端。但这一政策也激起了风电行业的强烈反弹。风电行业尚不愿意为此承担高额成本。最终,青海省不再强制风电配套10%储能项目。

9月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布了《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定》(试行),这是国内首个关于客户侧储能并网的管理规范,这一文件明确了电网公司内部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客户侧储能并网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运行管理要求等内容。这代表着,至少在江苏省,用户侧储能电站逐步走出技术示范阶段,与电网形成良好互动,并网走向常态化。

10月

10月11日,公开征求意见半年之后,《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最终出台。这一文件为储能产业发展做出规划:未来10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与意见征求稿相比,正式稿删除了多处关于财政支持的文件,并提出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得合理补偿和建立与电力市场运营服务相配套的储能服务补偿机制。

11月

国家能源局公布《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提出现行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办法的部分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实际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这一方案指出,要按需扩大电力辅助服务提供主体。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允许第三方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信息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编辑排版:中华新能源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