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我国新能源汽车 产销连续三年世界居首

2018-01-24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891

主流车型续航已达300公里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政策稳步推进。日前在京召开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苗圩在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新进展时谈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已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大幅提高,价格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骨干整车企业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行业世界平均水平。

在配套环境上,我国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桩21.4万个,同比增长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充电桩不足、政策体系待完善、核心技术待突破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凸显。

这当中,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短板是当务之急。苗圩说,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比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不足。

一方面是充电桩数量不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规划新建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还不够合理。苗圩说,目前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不到15%。

充电桩企业、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萧霞认为,充电桩利用率低不仅带来大量设备浪费,而且由于车型众多,充电功率大小不一,很多固定功率充电设施无法满足车主差异化的充电需求,使“充电设备先行”陷入困境。为此,她认为应从技术创新角度推动充电桩规划整体进一步提升。

除充电桩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也有待突破。例如,动力电池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还有待完善。苗圩说,从整车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纯电驱动的平台,大多还没有纳入企业的研发计划,已有平台大多是利用原来燃油车平台改装的。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表示,将继续完善政策创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财税方面,明确延长车购税优惠措施,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将坚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