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风电整合潮将至 90%的企业或将退场

2011-03-11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989

虽然风电设备产能充足,但技术空心化格局仍未改变,提高准入门槛,势在必行。

如疯长的野草在荒原戈壁蔓延,一排排风机正点缀中国新能源大国之梦。

地方政府、央企、风投等多方力量推动新能源装机在近几年快速增长,成为七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最大的一个行业,风电装机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投资过热”已成为决策者在制订“十二五”新能源目标时不得不警惕的问题。

从资本市场也可看出新能源热度正在减退,新能源概念在海外资本市场已被严重透支,不少企业不得不选择条件更为苛刻的国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显然,回归理性、协调、可持续已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本报记者梁钟荣 深圳报道

2009年高调进入风电研发领域,到2011年初正式退出,进退之间,哈空调(600202.SH)用时不过一年。

“公司的风电业务只是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有投入生产。”哈空调证券部人士对此表示,目前,技术合作协议及零部件采购合同的善后处理工作已在进行中。

哈空调原本主业为石化空冷器和电站空冷器,风电领域研发并非其专长。

“哈空调的转型,是基于该行业利润趋微的背景考虑,但哈空调在风电领域并没有人才储备积累,而且进军的是风电领域中比较核心的发电机组系统,转型失败并未偶然。”一位风电企业高管对此分析称,哈空调进军风电行业有当年风电大热的背景,“当时,甚至连做鞋子的都要进来”。

哈空调可能是2011年整个风电设备制造业整合的一个样本。盘点2010年业绩报表,以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方电气、明阳风电、运达风电等为代表的风电巨头们,赚得盘满钵满,不过,在熬过一个寒冬之后,更多的小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一个更艰难的时期。

《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下称《风电标准》)已于20103月对外发布,经过一整年的修订及征召意见,或将于今年正式出炉。文件在能源、土地、自我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规范、限制,将进一步压缩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目前,国内排位前10名的风能设备企业,产能占了整个国内市场的80%,前十五名占到了市场的95%,剩下的5%好几十家分,它们能赚到多少钱呢?”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副秘书长沈德昌表示,在未来三五年内,肯定会有90%的风电设备企业将通过重组、兼并等途径而消失。

“明智”的退出者

行业集中度较高,新进入者的机会已经不多。

时钟拨回一年前,20091027日,哈空调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哈空调开展风电领域研发相关活动的提案》,称公司同意开展风电领域研发活动,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联合开发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公司研发费用预计在人民币3000万元以内。

上述风电企业高管表示,风电设备三大件包括风电叶片、变频电机、变速器。哈空调早在2008年就进行发电设备的研发,并为彼时第一批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主要研发方向为发电机叶片制造。

2011131日,哈空调宣布退出,其给出的理由是:在风电研发过程中,国内风电企业发展数量激增,同质化竞争严重;国家产业政策发生较大变化,规范风电行业发展力度增强,提高了公司进入风电行业的准入门槛。并称,公司继续从事风电业务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