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经济不景气 碳市场前景堪忧

2008-11-06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672

  最近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同时危及气候变化的政治努力,全球碳市场交易也因此前景微妙。

  路透社综合各方消息分析认为,碳市场的行情依赖于强硬的气候变化目标,但联合国现在也很担心,碳市场的裹足不前会削弱政治上的努力,影响明年可能在哥本哈根确立的“后京都时代”的强硬气候控制目标。目前离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只剩4年,而2008年碳市场的交易额不过1000多亿美元。

  环保组织、银行家及联合国都非常希望“碳总额和贸易”计划能够推动私人投资流向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究。世界自然基会主管詹姆斯·利佩(James Leape)说:“私人投资的加入将会激励革新,这是减排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有效实施气候计划的基础。”

  剑桥大学的卡尔斯滕·诺伊霍夫(Karsten Neuhoff)说:“由于排放交易计划的存在,企业会更多地考虑它们的投资如何去适应限制碳排放的现实。”他根据有关研究估算,和以往趋势相比,20052006年度欧盟已经将其碳排放增长削减了35个百分点。诺伊霍夫说:“这是一个起点,将投资计划调整到碳减排领域还需假以时日。”

  但是,“零排放”组织主管阿历克斯·怀亚特(Alex Wyatt)称:“碳贸易市场的不确定性十倍于当前的融危机和2012年后的不确定性。”

  “碳总额和贸易”计划要求各企业和国家需购买许可证后方能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资本家和政客更看重获得政治上的支持而非征收碳税,或许这是因为比起燃料支出,碳贸易对选民的影响要小得多。

  在欧盟碳贸易计划架构之中,市政公用企业获得了最大额度的自由排放许可,但欧盟执行委员会仍然希望这些企业为其排放付费,尽管它们认为自身排放已经很谨慎了。而且,意大利及包括波兰在内的东欧国家将其疲软的经济形势作为条件,迫切要求允许其能源企业自由排放。

  经济不景气还降低了电力需求,碳排放的减少也会拉低欧盟的碳贸易价格,从而削弱发达国家为获取较低廉碳补偿而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减排项目的积极性。花旗银行碳贸易负责人加斯·爱德华(Garth Edward)介绍,欧盟碳补偿的价差已经从三个礼拜前的56欧元降低为现在的23欧元。他说:“对于某些投资者来说,利润已经被压缩了,而且无法判断投资风险。”

  虽然如此,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日本仍然跟随欧盟制订了自己的碳限额和贸易计划。新西兰计划在2009年,澳大利亚在2010年,日本则是在今年秋季。接下来应该确立一个最终的目标使全球企业和国家步调一致,从而能够在全球方位内进行排放许可交易,并为降低遏制气候变化的投入寻求尽可能低的成本底线。

  不过到目前为止,在全球建立碳贸易市场的前景尚模糊不清。与欧盟的计划相比,日本实施的仍然是非官方的试验计划,新西兰的计划没有确定排放限额,而澳大利亚的计划可能会制定一个碳贸易的最限价。

  谈及此,在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从事碳贸易业务的贾斯汀·乌尔赛(Justin Woolsey)说:“最好把排放支出都转化为税收。”还有批评言论认为碳补偿计划会让某些公司为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的排放而付费,还有媒体强调,有公司在“芝加哥气候交易项目”中因为年老账而骤然获得了碳补偿。

  虽遭人诟病,但美国环保协会召集的环境专家委员会仍然评价碳贸易计划是“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