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电或成我国第二电源 财政补贴看“认证”
在全球能源趋紧和节能减排双重重压之下,新的可再生能源受到无比青睐。相对价格偏
然而,在这种“井喷式”发展背后,风电产业的隐忧已逐渐显现。“国有大型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只希望增加风电装机容量,没有考虑风资源是否充足。风电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政治意愿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但是却忽略了发电量。”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向记者表示,而同样在风电整机制造市场,国产化也刚刚开始艰难举步。
风电大省和大开发商频频亮相
“从当前我国风电发展的形势看,今年上半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00万千瓦,国家提出的2010年完成风电目标在今年底就能实现。”秦海岩日前表示。事实上,近年来,风电发展一路“快马加鞭”,尤其2006年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后,连续两年的增长速度超过100%。200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590万千瓦,是2006年累计装机容量260万千瓦的两倍多。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成为世界风电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风电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五。
今年3月,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定为1000万千瓦,是届时核电计划的装机容量的1/2。
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0多个风电场,分布在22个省(市、自治区),在前一年16个省的基础上增加了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风电大省和大开发商。
在这22个省份中,主要的风电仍集中在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和沿海及滩涂地区,特别是规划的百万千瓦巨型风电场或风电基地的几个省份,如内蒙、吉林、甘肃、新疆、江
2007年9月底,龙源集团公司完成风电装机100.5万千瓦,成为我国第一个突破100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商,与国华电力、大
我国的海上风能的开发较晚,不过也已经开始起步。秦海岩告诉记者2007年上海附近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完成了招标,并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虽然我国在海上风能开发上,包括设备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还没有任何经验,但东海大桥风电项目等近海风电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海上风力发电。
风电有望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
2007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的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陆地可以开发6~10亿千瓦风电;海上风能资源目前还没有开展详细的普查,根据初步估算也会达到1~2亿千瓦的可装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