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有望成我国下一代能源主角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丝毫没有减轻人们对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担心,如何在经济血液断流之前实现下一代可替代能源的供应,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紧要课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在深圳召开的
太阳能发电已进入试用阶段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环说,尽管现在国际油价一路下跌,但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命脉已不能再依赖化石能源。人类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先后经历了从薪柴过渡到煤、再过渡到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两次能源革命。到本世纪中
太阳能发电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二是太阳能热电,利用聚光器先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再加热工作介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2002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启动了迄今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边远地区电气化“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七省区共建成了721座光伏和风光互补电站,装机容量约1.5万千瓦,解决了大约130万人口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项目实施带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造就了如无锡尚德、天威英利、常州天合等一大批国内光伏企业的崛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国家将进一步推广太阳能光伏沙漠电站,到2020年底沙漠光伏电站装机要累计达到20万千瓦。
2006年,太阳能热发电也进入国家可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的视野,国家863计划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列入先进能源技术领域重点支持项目,计划在2010年12月完成1000千瓦北京八达岭太阳能塔式电站建设。早在2005年就率队在我国建成第一座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认为,太阳能热电具有实现大功率发电可能,是替代常规能源最为经济的革命性新能源。
西部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介绍,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相当广泛,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和美国类似,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特别是在西部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
太阳能沙漠电站需要远距离送电,一般以中、大和超大型规模为主。因此研究光伏发电系统
随着电力输送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在中国西部地区建设的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必将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距离太阳能只差一小步
科技部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介绍,我国在2007年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年产光伏电池108.8万千瓦,但是98%以上的光伏电池销往国外市场,国内用于发电的光伏电池安装量仅为2万千瓦。光伏电池在国内应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几乎
到目前为止,电网部门出于对太阳能发电成本以及稳定性等因素的考虑,还没有正式批准一个太阳能电站并网运营,执行“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上网电价。国家已投资几十亿元建设的太阳能电站不但面临全面瘫痪的危险,而且严重打击商业投资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信心。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关于独立电站后续运行管理的解决办法”,希望通过管理办法和电价补贴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保持电站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石定环说:“国家发改委正在规划,对一批示范性太阳能沙漠试验电站实行每度4元的优惠电价补贴政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力学系能源中心
武平说,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在太阳能、风能、传统能源的组合并联方面进行研究,设想将不同的能源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形成持续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使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成为支持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