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首座CDM生物质电厂澧县动工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减排措施。根据规定,允许每个国家每年排放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类似气体,随后政府为各自境内的污染户分发排放“配额”,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买卖这种配额,也就是碳减排量。通过这种交易体系,如果某家企业的排放量超出获得的配额,就必须从配额没有用完的“较清洁”企业手中购买额外配额。
“二氧化碳能卖钱,而且可以卖个好价钱”这句话,以前往往被人当成天上掉馅饼的笑话,但现在却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最近频频出现的碳市场贸易让人感叹了一把二氧化碳的疯狂。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额从最初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00亿美元,4年时间增长了近60倍。
昨日,一座以谷壳、树皮、棉花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厂,在澧县动工兴建。而这一“绿色电力”工厂也吸引了欧洲电力巨头捷克CEZ能源集团来湘签约“碳交易”。同时,该项目也将成为湖南最早申请成功的CDM清洁发展机制生物质发电项目。
湖南理昂再生能源电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振军介绍,澧县生物质电厂由其公司全额投资,总投资约5亿元,拟建设3条15MW发电机组,预计2009年7月正式上网发电。根据其上网电量粗略计算,相当于每年减少10万-30万吨CO2排放量(按其他省CDM项目粗算,每上网10000度电,相当于减排CO28.5吨左右)。而这也吸引住欧洲电力巨头捷克CEZ能源集团。
澧县生物质发电厂开工当天,捷克CEZ能源集团商务发展部总监Jiri一行3人抵达澧县,与湖南理昂再生能源电力有限公司签订CDM减排购买协议,每年向其购买10万-30万吨CO2配额。根据这一协议,澧县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将获额外收益1000万-3000万元人民币。
湖南理昂再生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符刚介绍,电厂建成后,预计其年消耗稻壳、秸秆约40万吨。目前公司的专业采购体系已开始进行收购业务。预计通过原材料采购环节,将增加农民每年收入达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