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彭小峰:许多公司在盲目介入多晶硅生产

2008-07-08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670

利润超高且竞争尚未展开,是太阳能的细分产业——多晶硅生产目前的状况。

展望未来,该产业在华的投资规模已超过千亿元。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LDK”)董事长彭小峰日前就表示,现在投资多晶硅,可能已经错过了良机。他提醒新的竞争对手,要考虑到技术(包括生产成本)、市场及资金的供应情况,再作决策。

LDK正在筹建1.5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第一阶段6000吨产能的建设和设备安装将会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曾指出,目前在建的硅材料项目近50个,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1000亿元。

硅矿硅片电池组件构成了太阳能晶体硅制造的产业链。LDK作为一家硅片生产企业,向多晶硅这一上游产业链的延伸显然即将收获。但在更多资本角逐多晶硅市场的同时,彭小峰却并没有喝彩。

多晶硅价格暴涨且利润巨大,是这几年国内企业纷纷注资的原因之一。中投证券预计,新光硅业一期1260吨的多晶硅产品出厂后,今明两年的收入分别是19.4亿元和20.4亿元,其净利润可达到10.7亿元和9.2亿元,净利润率是55%45%

面对诱惑巨大的多晶硅产业,彭小峰提醒新入者需要冷静,投资人首先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技术、市场以及资金来源。现在,很多公司还回答不清楚这些问题,就盲目介入这个产业。

越往上游,技术的壁垒也就越高。彭小峰称,自己公司在数年前已经向海外公司购买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因此目前该问题已得到了解决。

说及技术,牵出的另一个关键词便是经济成本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300吨的多晶硅项目。以前,电子级多晶硅3000吨确实是一个经济型规模,现在至少1万吨才是一个好的经济规模。

彭小峰所说的经济规模,实际是指目前几种多晶硅的制造成本。最普遍的西门子法,每千克的产品制造成本在2535美元,冶金法则更低到515美元。

之所以力推经济成本降低,一方面是因为一旦控制了生产成本,产品的销售价格也可以稳定下来;另一方面,太阳能发电也直接可以与风电产业形成竞争。

第三个问题便是资金,“LDK通过融资,加上4亿美元的发债,公司可以确保投资额到位,现在获得的资金远超12亿美元的多晶硅项目投资额。

他认为,尽管国内有上百家公司已经在准备或者着手做这一项目,但以上三个问题,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回答得上来,所以现在很多公司是在盲目地做,这让人有点担心。

两年前这个产业是很好的。但当你看到一个行业都有钱赚的时候,往往应该离开。彭小峰说,自己在2002年开始调研该市场,后来逐步计划进入硅片领域,而在硅片形成规模之后,LDK筹划起多晶硅生产,我们真正投入的时间都较早,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做多晶硅计划的。

Related相关

薄膜电池与晶体硅各有市场

是发展多晶硅还是薄膜,太阳能电池面临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到底哪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LDK董事长彭小峰表示,市场对于两种产品的认知存在着误区,两者可以同时存在,并互相补充。

所谓薄膜电池,就是包括非晶体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电池的两种产品。据欧洲能源协会预测,2010年薄膜电池有望占光伏安装总量的20%

从广义上说,上述两种电池好像是有竞争的,其实并非如此。比如水和苹果汁,各自有不同的市场。对薄膜而言,最广泛的应用是集中在幕墙,晶体硅则主要用于屋顶。彭小峰举例说明。晶体硅的发电效率在12%15%之间,而薄膜电池因为适用产品种类的不同,转换效率低的为6%,高到能达到22%

现在,包括无锡尚德在内的多家光伏电池厂家都在增建薄膜电池线。但根据东北证券的数据,目前全球90%以上的市场被晶体硅电池垄断,薄膜电池的比例在10%之内。

不可否认,未来十年光伏电池仍是晶体硅的市场,它至少能占有70%80%的份额,而薄膜电池从不足5%的份额,可能会增长到超过10%彭小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