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迎接节能减排 新能源开发的新时代

2007-08-22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346

编者按: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能源问题,也愈益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本报从今天起将陆续刊出有关这一话题的系列报道,介绍一些国外的情况,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这一问题,为保护、利用好地球尽绵薄之力。

  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全球能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日趋加速的气候变化,更使能源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近十多年来,全球对各种新能源的探索,使一些专家提出,我们要以新工业革命的姿态,催生新能源经济时代的到来。

  当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时,全球1973年的能源消耗为57.3亿吨石油当量。据美国能源部的材料,2001年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已增加到102.4亿吨石油当量,2025年将达162亿吨石油当量。从2001年到2025年世界能源消耗将增加54%。日本、欧盟的能源机构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能源消耗峰值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

  从世界能源消耗的结构看,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近几年,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所占比例仍较低,约为12.3%。《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已探明储量的石油可供开采40多年,天然气可开采65,煤炭可开采155年。可见,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已不可避免。

  全球化石能源消耗迅速上升,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全球变暖。参与撰写世界气候报告的德国环境专家拉姆斯托夫教授指出,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大气中这一气体的含量增加了1/3。根据对南极洲冰层钻探所获的可信数据,这是近65万年来最高的,而二氧化碳能使气候升温。各种数据表明,2030,使用能源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增长55%。被视为富国俱乐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9个成员国的能源消耗要占世界能耗的50%以上,美国的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7,是印度人均年排放量的近20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春天提交的关于到2100年全球气候发展报告认为,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可达摄氏6,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达60厘米,全球数亿人目前生活、居住的地区将被海水淹没。此外,极端气候会加剧高温酷暑、世纪洪水、干旱、飓风、传染病蔓延等。假设全球温度到2100年上升4.5摄氏度,仅德国到2050年要付出的代价就可达8000亿欧元。正因如此,许多政府已将气候变化列为人类面临的核心挑战。

  挑战即机遇。从目前许多国家的能源战略来看,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在今年春天通过了三个20%”的能源政策,即到2020,要提高能效20%;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占到欧盟能源消耗的20%。德国和法国还提出,2050,两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要超过两国发电量的50%。日本的生物能源计划预计投资2600亿日元,2010年起在全国建500个示范区。东盟10国也制定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包括利用地热、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来自棕榈或椰子油的植物燃料等。按东盟计划,2010年各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达到2.75万兆瓦。

  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源看,发电厂的排放量要占24%,交通和工业的排放量各占14%,家庭能耗的排放量占13%。针对这一现状,各国研究机构、有关企业都在聚焦这些领域。排放的发电厂技术、以氢为燃料的汽车、不用采暖的被动式住宅以及工业领域的种种节能技术……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一个以节能减排、以开发新能源为标志的全球合作新时代正在朝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