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最大的风电叶片制造企业落户天津
4月8日,一声声礼炮在天津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空旷的土地上炸响,打桩机开始轰呜,这片土地上,将诞生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制造企业。
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工程公司是由我国内地的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天津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致力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形成系列化产品的专业公司。公司坐落在天津市技术经济开发区化学工业区。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机舱罩的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
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
风力发电是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中,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的发电方式之一。据估计,全球潜在风力发电能力超过70万亿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陆地可开发的风能资源为2.5亿千瓦。另外,参照欧洲海上风电场发展规划,在海上水深不超过
风力发电是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之一,近两年,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为风力发电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我国风力发电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2010年将建成500万千瓦风电,每年增速将超过20%,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在2006年新出台的规定中,要求风电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绑定投标,以确保项目真正达到70%国产化率要求,投资商在中标后不得再进行设备招标另选制造商。这些政策的出台给风电设备国产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并带动了制造技术的升级,为国产风电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营造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世界上著名的风机企业维斯塔斯、西班牙Gamesa、丹麦LM叶片公司都在天津建立风电叶片厂,天津东汽风电工程公司是我国唯一一家以致力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设计和制造,形成系列化产品并具有独立研制能力的专业公司,将风电机组叶片制造基地落户在天津的风电产业集群内的国内企业。
风机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核心部件,也是最为昂贵的部件,占机组生产成本的20-25%左右.引进和开发先进的兆瓦级叶片设计和制造技术,形成系列化产品,对于进一步降低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增强东汽风电机组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风电叶片尺寸庞大,不可能从国外运过来,只能依靠国内制造。为了尽快掌握风电叶片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东汽采取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通过对世界七大知名风电叶片设计/制造公司的细致考察和商谈,最终选择引进德国的风电叶片制造技术,并于2006年8月与该公司签订了风电叶片联合设计和制造技术转让合同,以高起点引进和开发兆瓦级风机叶片技术,参照国外大型风机公司先进的运作模式,以生产风机为依托,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力学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 领先掌握叶片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东汽风电机组对叶片的需求,同时也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国内其它专业叶片制造企业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优势。
风电叶片是一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产品,制造条件要求高,温度要求16—
化工区位于天津市东北部,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大陆气候的影响,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这正是吸引东汽风电落户天津的环境优势.
世界海上风电技术正日趋成熟,并开始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目前,全世界海上风电总装机已达80万千瓦,欧洲风能协会预测,今后15年海上风电将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内的风电市场有相当比例集中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目前东汽风电产品以1.5兆瓦为主,其叶片长度有
海上风电是未来风电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世界海上风电开始进入规模商业化阶段的背景下,我国以上海市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设为起点,也拉开了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序幕。由于海上风电一般都是兆瓦级大功率机组,考虑到运输问题,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沿海地区。这是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东汽风电落户天津.
东汽对国内风电叶片制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调研,认为在目前国内风机叶片制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建立风电叶片制造基地,能够与自产风电机组批量化生产形成配套,同时,通过进一步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既掌握了风电整机的核心技术,又掌握了风电叶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能做到叶片与风机很好的匹配,而且自己制造叶片,还可以方便地进行改型和优化,从而有力保证叶片的供应周期,为研制适合不同气候、风况条件,不同地区风电场用户要求的机组提供可靠保障,也为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推进风电机组国产化进程,提高风电机组的关键核心部件和整机的制造水平,东汽发展风电事业以来,一直紧紧把握风力发电大型化、海上化的发展趋势,在消化吸收1.5兆瓦风电机组技术的基础上,努力进行更大功率机组的研究与开发。在科技部近期组织的兆瓦级风电研发课题招标中,东汽凭借已有的1.5兆瓦风电机组研发经验和制造业绩,一举中标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研制课题,为此,科技部将给予1100万元的课题专项研究经费,并要求2008年完成样机的设计、试制,并通过风场达标测试。
目前,东汽已经制定了“风力发电机组自主研发五年规划”,按照规划东汽将通过和国外公司合作开发,逐步掌握多兆瓦级陆上、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服务等技术,并在2008年完成2.5兆瓦风电机组研发试制,5年内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5兆瓦—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同时建立一支完整的技术人员队伍。
届时,东汽将形成集风电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能够实现陆上、海上风电机组系列化、批量化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善的风电研发制造体系。
东汽发展风电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在设备制造和技术人才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引进常规风力发电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得风电发展迅速。目前,7台1.5兆瓦风电机组已在山东荣成褚岛先后安装调试并并网投入商业运行。东汽研制生产的我国的首批国产化1.5兆瓦大功率,双馈异步低温应用型风电机组(33台)也陆续矗立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标志着我国在风力发电这一清洁环保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颅域的国产生取得了重大进步。近期,东汽在国投新疆达坂城20台和内蒙古锡盟灰腾梁200台的大型风电机组招投标中相继中标。根据在手订单情况,东汽风电生产计划2007年产出300台,2008年产出400台。在世界海上风电开始进入大规模开发的背景下,东汽将紧紧把握大型化、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风电国产化工作和风电技术自主创新,进一步降低风电的制造成本,增强风电产品的竞争能力,逐步确立东汽风电在国内风电制造行业的强者地位。届时,如果叶片配套能够实现完全自给,仅以1.5兆瓦风机20%的市场占有率测算,风电叶片给公司带来年均销售收入将超过4亿元。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马天津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共同打造兆瓦汲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制造基地,标志着东汽风电机组的挑量化生产将形戍配套能力。对于助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培育和壮大中国风电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汽将以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分布式能源供给(冷热岛)电热冷联合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打造绿色、环保、高效的能源示范基地。
相关背景:
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是中央所属56家涉及国防安全与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现有控股子公司10家,子企业1家、事业法人单位3家、合资公司1家改制设立的参股公司3家、对外参股单位9家。公司位于美丽富饶的四川成都平原西部德阳市。现有员工3500余名,其中大专以上1300余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66名。公司现有总资产34.66亿元,公司的主要产业领域为工业控制与自动化、电站辅机、金属冶炼、装备技术、工模具制造、表面工程、运输、树脂产品、半导体材料的科研,试制与生产。2006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0.12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8亿元。
公司按照东汽“多电并举”发展战略和新产业开发规划,坚持以做专做精汽轮机配套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发前沿新科技产业领域,强力打造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加快建设风电叶片制造基地、海水淡化工程基地建设。
天津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是天津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主体,是天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全国机械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是天津工业系统销售收入超百亿集团之一。历经多年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引进创新,现已构成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柴油机、通用机械、重矿机械、机械基础件、电梯、环保机械等9个行业的机械装备制造体系。
集团在未来发展中,将以增加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发展发电设备、环保装备、重型设备、输配电、工程机械、电梯等六大成套设备和压力机、数控机床、柴油机、机械传动装置、液压件、起重设备、工业泵、风机、制冷压缩机、电气传动产品等十类重点产品,实现国有资产总量增长、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提高、调控有力、监督有效、核心产业做强做大的目标,将集团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大集团。
2006年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5亿、利润11.76亿、利税17.3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