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详细内容
关键字搜索:
 
【副会长】友巨新能源总经理胡太铭一行到访商会秘书处
【北京大学】曾少军博士受邀主持能源项目专家评审
【秘书长】曾少军接待内蒙古新能源商会会长马培林一行
【新理事】湖北湘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代永刚
【公益沙龙】北京德恒律所:数据资源入表是保障企业合规运营的重要基石
【地方合作】沈阳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彬一行到访我会洽谈合作
【新理事】浙江启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慧
【副会长】尚德电力董事长武飞到商会考察指导



页岩气终结石化时代 石油高价利润“大为缩水”
作者:节能环保网 时间:2014-12-17 15:23:00 

以页岩革命为契机,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高价时代走向了终结。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沙特的目的是“降低油价将可以减缓美国页岩油开采势头,同时打击沙特在中东的最大竞争对手伊朗的经济”。

尽管全球的石油供应过剩,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127日仍然做出了不减产的决定,导致原油价格每桶下跌5美元。自今年6月以来,油价已经暴跌35%。由12个国家组成、占全球石油三分之一产量的欧佩克在公报中称:“决定保持当前每天3000万桶的石油产量”,这样的产量维持三年。

在这次会议上,欧佩克面临着较为贫困的成员国,特别是委内瑞拉施加的要求减产压力,因为不断下跌的油价让欧佩克成员国此前丰厚的利润大为缩水。而实力雄厚的成员国不愿响应减产的呼吁,除非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氛围下保住他们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美国生产的大量廉价页岩油加剧了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情况下。欧佩克的决定让全球油价暴跌至4年来的低点。明年1月交货的纽约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下跌至67.75美元,这是2010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明年1月交货的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每桶71.25美元,这是4年来的谷底。

成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欧佩克,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掌握着全球的油价主动权。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如果石油需求上升,或者某些产油国减少了石油产量,欧佩克将增加其石油产量,以阻止石油价格飙升。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也有可能依据市场形势减少石油的产量。在油价剧烈波动时,欧佩克对产量的调控通常被市场寄予厚望。国际原油价格在2008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金融危机爆发后,需求骤降抑制了工业国的消费活动。当年,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自7147.27美元/桶高位大跌至12月的32.40美元/桶。资料显示,2008年前9个月,美国石油日需求量同比减少了102万桶,下降了4.9%,创下了26年来的最大降幅,其中,9月份日原油消费量同比降幅高达9.4%。此时,欧佩克开始出手救市,首先同意将原油日产量减少52万桶,减产决定公布后,油价每桶反弹2美元。从历史经验来看,目前油价只是跌破了70美元,对欧佩克来说,可能还不是出手的时机。从2008年欧佩克的减产措施来看,60美元左右是一个“痛点”,当油价逼近60美元/桶时,欧佩克才会开始采取大幅减产措施。事实上,现在的形势与2008年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市场看,金融危机之初,全球需求大幅减弱,欧佩克即便是不减产也卖不出去。但现在,需求显然没有大幅下滑,价格低一些是可能卖得出去的。从生产商看,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占据了供应增量的主导权,除了沙特以外,其他国家的增量偏小。欧佩克如果此时减产,让出的份额就会被美国占据,美国现在调整了能源出口政策,不光是原油打破出口禁令,成品油也有着庞大的出口能力。这其实正是油价暴跌的历史尽管再度上演,但欧佩克面对市场期待,两次态度完全不同的真正原因。

页岩革命使美国成为一个资源大国,奠定了美国作为资源供应国的地位。这一动向正在改变世界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流通。被美国夺取市场的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的资源国家,涌向世界唯一预测需求量将增长的亚洲。美国参与的资源市场争夺大战正在展开。

在无法制止原油价格下跌势头的情况下,举世瞩目的欧佩克会议无论结果如何,都已成为主要产油国失去特权的重要转折点。以页岩革命为契机,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高价时代走向了终结。据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今年的页岩油产量达到了每天450万桶。加上“以往型”原油产量,美国的原油产量达到了每天900万桶,跃居世界第3位。美国实现了页岩气的自给自足,导致从尼日利亚的原油进口锐减。失去美国销售市场的尼日利亚原油在亚洲寻找新的买家,引发了“竞相推销资源现象”。美国的原油产量激增,以对欧洲的出口为主,汽油等石油制品的出口急剧增加,2011年起美国时隔62年再次成为一个石油制品的净出口国。现在美国页岩气产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0%,预计将来会超过“以往型”成为主要天然气。页岩气增产引发天然气价格下跌,致使发电用能源由煤炭改变为天然气。因此,美国的煤炭需求量急剧下降。美国国内过剩的煤炭也开始销往欧洲和亚洲。这对历来把欧洲作为主要天然气供应市场的俄罗斯来说绝非小事。天然气过剩的美国准备以液化天然气方式向以欧洲和日本为主的亚洲国家出口。日本预定从2017年起进口美国天然气,目前正在美国建设天然气液化设备。俄罗斯也在亚洲积极开拓市场。中俄两国今年5月签署了此前长期谈判一直没有进展的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这个长达30年总额4000亿美元大单的签署,其实也有着美国在世界天然气市场崛起因素的影响。对日本的电力公司和天然气公司以长期合同方式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卡塔尔等中东国家来说,也并非事不关己。对比各项条件,进口美国产液化天然气对日本更加有利。对已习惯了卖方市场的中东天然气供应国来说,将只能迎来一个寒冬。换言之,页岩革命使美国成为资源超级大国,页岩革命带来的资源正在给世界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流通带来巨大变革,世界能源格局也因之会发生巨大调整。

据日本住友商事全球调查公事依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预测,世界石油需求总量2011年是4108百万吨油当量,到2035年将达到4661百万吨油当量,增长13%;天然气将由2787百万吨油当量增长到4119百万吨油当量,增长47%;煤炭将由3773百万吨油当量增加到4428百万吨油当量,增长17%。需求量唯一可望增长的是亚洲。美俄、中东、非洲和澳大利亚这些主要的资源生产国家和地区正在对这个快速成长市场发起销售攻势。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减弱和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近几年罕见的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过剩情况至少将持续35年。在供求关系缓解、资源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围绕市场的一场新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与此同时,关于油价暗战的阴谋论也大行其市。在俄罗斯,有关油价暴跌是美国与沙特在暗中捣鬼的阴谋论根深蒂固。今年3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奥巴马就访问了沙特,并与阿卜杜拉国王举行了会谈,达成了某种共识。当时油价并未下跌,但奥巴马910日与阿卜杜拉举行电话会谈,说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要求沙特拉低油价以切断极端组织的资金来源。美国政府还向其他海湾石油产油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沙特是以85美元/桶的油价为前提制定预算的,应该也不会同意让油价大幅下跌。但是沙特不仅不减产,还于10月决定调低对亚洲的石油出口价格。这是有关阴谋论的故事之一。

排名世界第四的能源企业道达尔的CEO一人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俄罗斯,没有秘书随同。在与梅德韦杰夫总理就投资西伯利亚油田开发项目举行磋商后,他踏上了归程。当时莫斯科正在下雪,马哲睿的私人飞机在滑向跑道时与一辆除雪车相撞起火。马哲睿飞机上的4人全部身亡。俄罗斯调查局已经因除雪车驾驶员饮酒作业将其逮捕,但该驾驶员通过律师辩称,当时自己没有饮酒,自己是依据塔台指令进行操作的。道达尔是对俄投资最多的西方企业之一,马哲睿一直反对欧美各国就乌克兰问题制裁俄罗斯,而且他还主张将原油交易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并因此遭到美国嫌恶。围绕马哲睿的死,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媒体报道称“有被暗杀的可能”,这一事件正在演变成一起国际丑闻。而俄罗斯的军事专家指出,马哲睿除了对俄罗斯外,还对伊朗实施了大规模投资,“他的死对谁有利是很清楚的,一定有西方情报机构的介入。”这是有关阴谋论的故事之二。

如何制止从7月起暴跌近30%的原油价格下跌,世界关注的焦点对准了最大产油国,迄今一直充当原油价格协调者的沙特阿拉伯的举动。似乎沙特预测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在每桶60美元至80美元之间,如果持续低于每桶80美元的水平,那么就会出现停产的开采企业,进而导致美国减产页岩油。沙特阿拉伯的战略是凭借积蓄来渡过目前难关,进而打垮美国的页岩油开采企业。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沙特此举的目的是“降低油价将可以减缓美国页岩油开采势头,同时打击沙特在中东的最大竞争对手伊朗的经济。”沙特这一步棋的关键是对美80%页岩油开采企业盈亏平衡点测定是否准确?这是有关阴谋论的故事之三。

且不说阴谋论是否成立,不过围绕油价的暗战或许还在进行。

原油价格下跌,产油国迎来了考验时刻。货币贬值,通货紧缩加剧,财政制约加大,对单纯依靠原油收入的国家来说是一股逆风,加之地缘政治冲突夹杂其中,各使其手,其影响已经波及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最终美国亦无法幸免不受损害。最近几年,石油钻井和勘探企业大规模投资于美国能源及页岩油气项目,其中一大部分资金就来自成本低廉的资本市场借贷。如今,在美国1.3万亿美元的垃圾债券市场中,能源债券占了16%,大大高于10年前4%的比例。今年6月,随着原油价格急剧滑落,能源债券的价格也大幅下跌。近三分之一的能源债券交易状况已差到可以归为有问题的债券的地步,表明此类债券重组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油价跌至每桶60美元,那将对美国也是一场灾难,部分能源企业会因此遭到麻烦,从而推升美国企业债违约,股市泡沫破裂。

在这场新的能源战中,中国的位置与处境总体是利大于弊,但有两条是必须要把持好的。近期是把握好油气价格战中可能发生的地缘政治的影响,为中国长远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地缘政治环境;远期是要破除上游垄断,不断加大页岩油气开发及其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构建适应新环境的能源安全战略。

 

来源:节能环保网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首页 加入收藏 法律声明 加入商会 会员专区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2 cnecc.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联新能源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0773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948-1 法律顾问:北京瑾瑞律师事务所 王惠红律师